登炼丹山三绝句(其二)

神仙已往遗基在,丹井凄清绝点埃。

归去漏残初睡醒,恍疑身到洞天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炼丹山的神秘与静谧之美。首句“神仙已往遗基在”,以一种悠远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曾经仙人驻足之地,暗示着历史的深邃与时间的流逝。接着,“丹井凄清绝点埃”一句,通过“凄清”和“绝点埃”的描绘,渲染出丹井周围环境的清冷与纯净,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仙气。

“归去漏残初睡醒”,诗人似乎在梦中游历,醒来后发现仿佛真的回到了仙界,这种梦幻般的体验,既是对炼丹山神秘氛围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最后一句“恍疑身到洞天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向往,仿佛自己穿越时空,亲临仙境,体验了一次超脱尘世的奇妙之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炼丹山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抒发,成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让人仿佛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领略了那份远离尘嚣、接近仙境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66)

刘安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炼丹山三绝句(其三)

群峰耸拔更回环,鹤驾分明缥渺间。

金鼎丹成人不见,但留名字镇空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德翚梅轩月下小酌

疏影横斜落酒樽,谁知寒月上梅轩。

昔年山相栖真地,我亦全家寄此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宿栖林三首(其一)

谁知踪迹到桐山,赖有禅僧数往还。

溪路水深行未得,小窗幽阁总跻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宿栖林三首(其二)

回首江乡路渺瀰,雨天行色倍迟迟。

最怜山寺留连日,恰是清明禁火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