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将归省母留别诸友人》组诗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回家探望母亲,与朋友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后会庶不移,参商有见时”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期盼,同时借用了“参商”这一星宿的典故,象征着朋友间的距离虽远,但终有重逢之日。接下来,“红日生沧溟,万物蒙其辉”描绘了日出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万物在阳光下焕发生机,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希望。
“矧我体道人,金石宁或亏”一句,诗人自比为“体道之人”,即遵循道德原则的人,表达了自己坚守信念的决心,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会轻易改变。接着,“飒飒霜下草,荧荧园中葵”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展现了坚韧与生命力,霜下的草显得萧瑟,而园中的葵却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坚强与乐观。
最后,“敦彼后彫质,岁寒以为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即使岁月更迭,环境变化,他也会像冬日里的松柏一样,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