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半夜风威壮,今朝瑞雪呈。

徊翔如有待,附著不胜轻。

叠叠云筛下,番番雨簇成。

雕镌非众巧,融结似无精。

河汉潜欺没,乾坤欲混并。

漫空虽结白,触处已纵横。

枯茂全妆出,洼隆一概平。

参差相掩覆,散乱或逢迎。

远岫依稀失,高松独自荣。

光明通鬼穴,肃杀下天兵。

挥霍偏随马,凭陵或绕城。

威棱生剑戟,物色俨冠缨。

楼阁危将堕,乌鸢噤不鸣。

岩封蹲豺起,岸断蛰龙惊。

地轴犹疑折,林梢不易擎。

秾寒排瘴毒,和气入春耕。

虽学峨峨势,其如薄薄名。

暗销知地暖,坐对觉神清。

交互当门舞,玲珑照眼明。

味宜茶品试,力与酒权争。

佳景谁能赏,幽吟似有情。

开樽烦点缀,喣笔为题评。

旧说三农庆,量深一尺盈。

忧民心正切,击缶助欢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咏雪》诗,由宋代诗人冯山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雪花飘落的景象。

首句“半夜风威壮”,描绘了夜半时分,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至,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来临。接着,“今朝瑞雪呈”则点明了清晨时分,雪花如约而至,带来了吉祥的预兆。诗人通过“徘徊”、“附著”等词,生动地展现了雪花在空中飘舞的姿态,以及它们轻盈地落在地面的情景。

“叠叠云筛下,番番雨簇成”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从云层中筛下的细雨,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密集降落的场景。接下来的“雕镌非众巧,融结似无精”,则表达了雪花虽非人工雕琢,却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形状,如同大自然的巧手之作。

“河汉潜欺没,乾坤欲混并”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壮观,雪花覆盖了大地,仿佛连天空与地面都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宏大的画卷。诗人接着描述了雪花在空中飘扬的景象,“漫空虽结白,触处已纵横”,雪花在空中交织成一片洁白,无论何处都能看到它们纵横交错的身影。

“枯茂全妆出,洼隆一概平”两句,描绘了雪花覆盖后的景象,原本枯萎的植物焕然一新,高低不平的地形也变得平坦。接下来的“参差相掩覆,散乱或逢迎”,则展示了雪花在不同物体上形成的独特图案,既有规律的排列,也有偶然的相遇。

“远岫依稀失,高松独自荣”两句,通过对比远山与高松的变化,突出了雪花带来的美感。远山在雪花的覆盖下变得模糊不清,而高松则在雪中显得更加挺拔。最后,“地轴犹疑折,林梢不易擎”,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雪花之重,仿佛要将大地压弯,甚至让树梢难以支撑。

整首诗通过对雪花飘落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中不仅描绘了雪景的美丽,还融入了对农事、人心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普守勾士良辅元大夫见寄二首(其一)

相知思命驾,见教每书绅。

咫尺去无路,奋飞嗟此身。

贪廉虽异操,出处幸为邻。

肯笑刘郎病,前头万木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普守勾士良辅元大夫见寄二首(其二)

溪边洗俗尘,林下解朝绅。

车马慵应客,渔樵暂寄身。

置书烦有位,酿酒畏比邻。

又欲西州去,峨眉看一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眉守周尹正孺端公春游醴泉

捧拥行飞盖,嬉游立避骢。

风烟寒食近,笑语故人同。

乐转诸天外,川平一掌中。

回头相与愧,容易出尘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周正孺郡园新霁

湖上多幽景,囊中尚赐金。

清尊宜北海,嘉节又山阴。

晓日云轻放,林花水倒沉。

朅来相伴醉,应会主人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