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咏雪》诗,由宋代诗人冯山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雪花飘落的景象。
首句“半夜风威壮”,描绘了夜半时分,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至,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来临。接着,“今朝瑞雪呈”则点明了清晨时分,雪花如约而至,带来了吉祥的预兆。诗人通过“徘徊”、“附著”等词,生动地展现了雪花在空中飘舞的姿态,以及它们轻盈地落在地面的情景。
“叠叠云筛下,番番雨簇成”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从云层中筛下的细雨,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密集降落的场景。接下来的“雕镌非众巧,融结似无精”,则表达了雪花虽非人工雕琢,却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形状,如同大自然的巧手之作。
“河汉潜欺没,乾坤欲混并”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壮观,雪花覆盖了大地,仿佛连天空与地面都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宏大的画卷。诗人接着描述了雪花在空中飘扬的景象,“漫空虽结白,触处已纵横”,雪花在空中交织成一片洁白,无论何处都能看到它们纵横交错的身影。
“枯茂全妆出,洼隆一概平”两句,描绘了雪花覆盖后的景象,原本枯萎的植物焕然一新,高低不平的地形也变得平坦。接下来的“参差相掩覆,散乱或逢迎”,则展示了雪花在不同物体上形成的独特图案,既有规律的排列,也有偶然的相遇。
“远岫依稀失,高松独自荣”两句,通过对比远山与高松的变化,突出了雪花带来的美感。远山在雪花的覆盖下变得模糊不清,而高松则在雪中显得更加挺拔。最后,“地轴犹疑折,林梢不易擎”,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雪花之重,仿佛要将大地压弯,甚至让树梢难以支撑。
整首诗通过对雪花飘落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中不仅描绘了雪景的美丽,还融入了对农事、人心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