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园(其二)

靖公忠烈更谁京,可惜荒朝厄运并。

若以苦心原督相,肯将宿忿弃兴平。

板矶空自劳埋血,东坝何缘得背城。

只有西泠都督好,素车白马伴神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斑竹园(其二)》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评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忠诚、牺牲的赞美。

首联“靖公忠烈更谁京,可惜荒朝厄运并”,开篇即点明主题,以“靖公”为代表的历史忠臣,他们的忠诚与英勇在乱世中显得尤为珍贵,却往往伴随着国家的衰败与个人命运的不幸。这里“京”字不仅指京城,也暗含了国家的中心与象征,表达了对忠臣在动荡时局中难以改变国家命运的感慨。

颔联“若以苦心原督相,肯将宿忿弃兴平”,进一步探讨了忠臣的内心世界。如果他们能以更加深思熟虑的方式去辅佐君王,是否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与悲剧?“苦心”表现了忠臣的辛劳与付出,“督相”则暗示了他们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宿忿弃兴平”则是对那些因私怨而影响大局行为的否定,强调了忠诚与大义的重要性。

颈联“板矶空自劳埋血,东坝何缘得背城”,通过具体的地点来象征历史事件,板矶与东坝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战场或事件,这里描述的是忠臣们在战场上英勇献身,但最终未能改变战局的无奈与悲壮。同时,“背城”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在不利条件下仍坚持战斗的场景,凸显了忠臣们的坚韧不拔。

尾联“只有西泠都督好,素车白马伴神旌”,是对理想中忠臣形象的描绘。西泠都督作为理想化的忠臣代表,他不仅忠诚于国家,而且在牺牲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纪念,他的英灵被素车白马伴随,象征着后人对他的敬仰与怀念。这一联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情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忠诚、牺牲以及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中忠臣形象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斑竹园(其三)

尚书旧德重庭槐,不硕生从褚彦回。

况有同心前茂宰,相期共殉大行台。

故乡乔木齐生色,覆幕孤禽并陨胎。

一卷青燐纷涕泗,我思合传志三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法云寺银杏

太傅堂前樾荫奇,遥临江树影参差。

飞柯未展长驱志,老干犹疑左次旗。

魂逐八公山上草,恨留召伯埭前枝。

佛灯黯淡留馀侗,不异桓伊奏笛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读宋陈丞相宜中占城道上诗

当时大有吴门客,目断天南奉使槎。

厓海黑风吹梦散,冬青到底不开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晁无咎芳仪曲后

淝上英雄事已遥,永宁宫春久萧寥。

小周后正号咷甚,又报王姬入大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