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处不离学问,存旧果,证新因,共喻苦衷,江海茫茫资砥柱;
经纶尽属老成,弥内忧,息外患,枯残热血,日星炳炳耀忠魂。
此联以深沉的笔触,颂扬了张之洞的学问与贡献。上联“出处不离学问,存旧果,证新因”,赞扬张之洞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无论出处如何,都离不开对学问的追求与探索。他保存了传统知识的果实,同时验证并推动了新的理论与实践。这句表达了张之洞在学术领域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精神。
下联“经纶尽属老成,弥内忧,息外患”,则高度评价了张之洞在国家治理上的老练与智慧。他处理国家内部的忧虑,平息外部的威胁,展现了其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担当。这里的“经纶”比喻治国理政的才能,“老成”则指成熟稳重、经验丰富的长者,形象地描绘了张之洞在复杂政治局面中的角色与作用。
最后,“枯残热血,日星炳炳耀忠魂”是对张之洞忠诚与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他依然保持赤诚之心,其忠诚如同日月星辰般明亮,照亮了后人的心灵。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张之洞个人品质的敬仰,也寓意着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来者。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精炼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张之洞在学术与政治领域的卓越贡献以及高尚人格的深切缅怀。
不详
五岳同尊,惟嵩曰峻极;百年上寿,如日之方中。
陶士行有功在湖湘,中外交推,死后尚留经国疏;
马君实以身殉社稷,忧勤不懈,病中犹订教科书。
人生穷达岂能知,趁早须立此可为圣贤、可对帝天之志;
客告是非且莫管,得闲要读我有益身心、有关世道之书。
雕虫薄小技不为,叱王尊驭,乘宗悫风,九万里经纬胸罗,记使节扬休,在宣德意、正疆圻、持体统;
趋鲤奉大贤之训,纂叔重编,校康成注,八千卷丹黄手订,想史官承诏,宜列名臣、兼文苑、合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