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辞

露下蝉不鸣,怆然觉秋暮。

独立夕阳楼,遥见南征路。

动乖心所期,事与年同去。

弹铗歌归来,愁思发宵寤。

高吟惠连诗,重忆安仁赋。

佳人何当还,荆阳叹流寓。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思远辞》由宋代诗人张方平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

首句“露下蝉不鸣,怆然觉秋暮”,以露水降落、蝉声不再的景象,暗示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孤独感。接着,“独立夕阳楼,遥见南征路”两句,诗人独自站在夕阳下的楼台上,眺望远方,那条南行的道路,象征着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这种孤独与思念交织的情绪,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动乖心所期,事与年同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无论内心期望如何,现实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深刻领悟。

“弹铗歌归来,愁思发宵寤”中,“弹铗”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借指诗人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愁绪。夜晚的愁思难以入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痛苦与不安。

最后,“高吟惠连诗,重忆安仁赋”两句,诗人通过引用古代文人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回忆的追忆。同时,这也是一种自我慰藉的方式,试图在文学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佳人何当还,荆阳叹流寓”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相聚的渴望。在“荆阳”这一地名的暗示下,诗人或许是在表达对某个特定地方或人物的怀念,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动人。

综上所述,《思远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时间流逝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深刻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具有普遍的共鸣意义。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除

世事随波涛,流光逐魁杓。

二年革新旧,一夕连昏朝。

容华益凋歇,况味殊萧条。

信似唐生语,跃马期非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姑苏蒋公北池诗

浙江汤汤,南国之纪。句章之乡,居巢之里。

天子命公,二邦更治。越人之嗟,吴人之喜。

公之为政,简而易从。不严而威,敏以有功。

孽不及牙,奸折其绪。孰施斧斤,不见铓露。

老稚晏起,壮服于亩。椸有浣衣,廥有多稌。

公之退公,乐是北池。飞阁渠渠,虚廊迟迟。

鱼跳于藻,渚有凫鹥。钓亭桧岛,其水涟漪。

公之退公,以豫以游。邦人喜公,尚无疾忧。

邦人祝公,百禄是遒。匪公其私,王家之休。

我思建官,公理众政。与民最亲,惟时守令。

其有不臧,根心之螟。小犹虮虱,肤皮是营。

于铄有宋,一统万方。千里所付,几人曰良。

凡领王民,守土之吏。有理如吴,帝道则粹。

我歌北池,爰颂公德。以告后人,勿污勿塞。

形式: 四言诗

睢阳双忠庙诗

烈士趋死易,黜己下人难。

况乃持柄位,而当功名间。

天宝唐中圮,大盗起幽蓟。

伐鼓倾中州,意有摧枯易。

桓桓许公远,持节睢阳郡。

孤垒扼贼冲,攻急势危窘。

张公何壮哉,雍丘以众来。

誓将同忠义,分持虏羹杯。

慷慨二丈夫,感诺明悲吁。

对举两手起,力与扶中区。

空郊乘垝垣,赋锋四周攒。

万夫齐一心,就死无悔颜。

夫岂威令使,化公心如丹。

兵尽粮饷绝,重围气逾烈。

龙枯无一勺,虎腾坠穷穴。

帐下万金士,霁云特雄杰。

乞师贺兰府,啮指如枯檗。

七日哭秦庭,何谢楚臣节。

邻藩救不来,呱呱守埤哀。

天胡不我吊,竟使孤城摧。

沈痛数忠良,委骨鲸与豺。

王师遂破贼,天王归京国。

持久全江淮,实由二公力。

遗烈在宋人,食公河之津。

我闻唐天子,命远守宋民。

张公何为者,单车投远舍。

开门授之柄,引己出其下。

张公仁且英,节义无与程。

但初无睢阳,此功将安成。

顾岂沮大节,而下张公名。

意欲觉后来,知人为贤明。

形式: 古风

閒居述怀

疏慵余本性,放旷涵天真。

自疑姑射来,藐然太古淳。

思与老彭游,坐阅冥灵春。

世家守儒业,此志成越秦。

蹭蹬湛世伪,遂与英俊群。

阔步处清禁,迎班趋紫宸。

高议预时事,客气矜要津。

薪火不停焰,风波浩亡垠。

释筈前无的,将车后多尘。

履地弗敢蹐,仰屋徒含颦。

兼济悼迟暮,独善惭隐沦。

沥恳得嘉命,閒曹容病身。

性以净为体,慵乃德之纯。

融师善知识,中散诚仁邻。

首慵废冠弁,腰慵捐佩绅。

手慵如槁枝,足慵若奇轮。

耳目遗声色,鼻舌忘馨辛。

内乐极委顺,中扃收精神。

大观齐诸物,万化同一均。

祸兮福所倚,名与身孰亲。

何须人林壑,自是逍遥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