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词表达了对苗户部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开篇“已矣公归矣,哀哉将奈何”以悲痛的语气,点明了苗户部的离世,以及后人对其逝去的无奈与哀伤。接着,“黄宫无处乐,玄冕有谁歌”两句,通过对比黄宫的欢乐与玄冕的荣誉,反衬出苗户部离去后的寂寥与空虚,暗示其生前的辉煌与贡献。
“南越生祠久,东川画像多”描绘了苗户部生前的功绩与影响,南越的生祠长久不衰,东川的画像众多,说明其在地方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最后,“孤穷亲党在,共立碣嵯峨”则展现了苗户部身后,亲朋好友共同为他树立墓碑的情景,体现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同时也寄托了后人对他的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苗户部生前事迹的回顾与逝世后的哀悼,既展现了其个人品质与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贤能之士的尊重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