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偶得》由金代诗人郭用中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哲学的深刻感悟。
首联“参遍丛林懒出游,指端孤月照高秋”,描绘了诗人游历遍野后,内心渴望宁静,选择在秋天的夜晚,独自面对指间的一轮孤月,享受这份静谧与孤独之美。这里的“参遍丛林”既指实际的行走,也暗喻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入思考和体验。
颔联“大千界里闲窥掌,不二门中暗点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探索与领悟。诗人仿佛在广阔的宇宙中,以闲适的心态观察着一切,而在“不二门”中,即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的境界,他默默地点头,表示对这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认同与赞赏。
颈联“埽地烧香聊自遣,栽花种竹尽风流”,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通过清扫地面、焚香以自我排遣,以及在庭院中栽花种竹,享受自然之美的过程,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享受,更蕴含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尾联“庄蒙抵死谈齐物,无物齐时也合休”,引用了庄子和惠施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齐物论”的理解与思考。他认为,在万物平等、无差别之时,追求任何事物的相对性都是徒劳的,最终应达到一种超越物我、超越是非的境界。这不仅是对古代哲学思想的传承,也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哲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