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除夜》由金代诗人赵之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日月不肯留,岁历倏云毕”以日月不停流转,岁月匆匆如逝水,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接着,“僧坊见节物,新正在明日”则转而描述在僧人居住的寺庙中,人们已能感受到新年即将到来的气息,预示着旧岁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
“夜半拊枕叹,半百又加七”描绘了诗人深夜时分的感慨,感叹自己年华已过半百,又增添了七岁,岁月不待人,时光荏苒。接下来的“形骸念念改,膂力能不失”则表达了对身体逐渐衰老的担忧,但同时也强调了体力并未完全丧失,体现了对生命的坚韧与乐观。
“经言男数八,此去才有一”引用佛教经典中的说法,暗示人生短暂,未来仅剩一次,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生命的意义。最后,“健者未可期,况乃常衰疾”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渴望,但同时也认识到这并非易事,常人难以避免疾病与衰老。
“物情忌盈满,君子慎名实”则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告诫人们要谨慎对待名声与实际,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与虚名,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真实。
“行矣安退閒,吾其保终吉”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许,希望在平静与闲适中度过余生,保有最终的幸福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体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时间、健康、名利等主题的深入探讨,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