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日月不肯留,岁历倏云毕。

僧坊见节物,新正在明日。

夜半拊枕叹,半百又加七。

形骸念念改,膂力能不失。

经言男数八,此去才有一。

健者未可期,况乃常衰疾。

物情忌盈满,君子慎名实。

行矣安退閒,吾其保终吉。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除夜》由金代诗人赵之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日月不肯留,岁历倏云毕”以日月不停流转,岁月匆匆如逝水,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接着,“僧坊见节物,新正在明日”则转而描述在僧人居住的寺庙中,人们已能感受到新年即将到来的气息,预示着旧岁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

“夜半拊枕叹,半百又加七”描绘了诗人深夜时分的感慨,感叹自己年华已过半百,又增添了七岁,岁月不待人,时光荏苒。接下来的“形骸念念改,膂力能不失”则表达了对身体逐渐衰老的担忧,但同时也强调了体力并未完全丧失,体现了对生命的坚韧与乐观。

“经言男数八,此去才有一”引用佛教经典中的说法,暗示人生短暂,未来仅剩一次,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生命的意义。最后,“健者未可期,况乃常衰疾”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渴望,但同时也认识到这并非易事,常人难以避免疾病与衰老。

“物情忌盈满,君子慎名实”则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告诫人们要谨慎对待名声与实际,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与虚名,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真实。

“行矣安退閒,吾其保终吉”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许,希望在平静与闲适中度过余生,保有最终的幸福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体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时间、健康、名利等主题的深入探讨,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收录诗词(3)

赵之杰(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来同堡

渭北洮南过却春,穷边冰雪更愁人。

来同驿里题诗处,破屋青灯一病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宿万安寺

长途鞍马倦黄尘,喜见空岩万叠云。

漫漫野烟迷去鸟,萧萧林叶带残曛。

苔封老桧龙鳞起,石碍流泉燕尾分。

夜敞松窗耿无寐,一庭萝影月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歌扇

媚娘巧作贯珠㗋,画扇团团半掩羞。

唱到春山小颦处,一轮明月为花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裴氏西园

簿领沉迷倦不禁,偶从名胜此幽寻。

竹阴疏处见潭影,人语定时闻鸟音。

陈迹谩留千古恨,欢游聊慰十年心。

多情一片梁园月,送我垂鞭出上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