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娥曲

一二三四月如眉,积累如梳截半规。

玉斧昼夜修不彻,修成团镜当空垂。

十眉有样列象几,梳裁春冰镜涵水。

瑶娥睡起拂菱花,扫黛插鬓云绕指。

敛袂亭亭天上妆,环佩隐体璆琳锵。

骖鸾跨鹤舞仙谱,子登弹璈飞琼簧。

天风飕飂冷到骨,银河澎浪溅罗袜。

一轮千古广寒深,折尽桂花应白发。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夏秋冬四季如弯眉,积累如梳梳理半圆的月亮。
玉制的斧头日夜不停雕刻,最终雕琢成圆满的明镜悬挂在空中。
十个如眉的美景排列如象棋盘,春天的冰面如镜子映照着水面。
嫦娥醒来后轻拂菱花镜,黛色眼影插在鬓角,手指如云般缠绕。
她拢起衣袖,亭亭玉立,如同天上的仙女妆扮,身上的环佩发出璆琳般的响声。
驾驭鸾鸟和仙鹤,舞动在仙人的乐谱中,你弹奏箜篌,我吹奏琼笙。
天风吹来,冷得刺骨,银河的波浪溅湿了她的罗袜。
这轮千年不变的明月,深藏广寒宫,恐怕连桂花都已被折尽,而我也应已白发苍苍。

注释

如眉:形容四季如女子弯弯的眉毛。
梳截半规:比喻积累如梳理月亮的形状。
玉斧:象征精细的雕刻工具。
团镜:圆满的镜子。
瑶娥:对嫦娥的美称。
罗袜:古代女性的丝袜。

鉴赏

这首宋词《瑶娥曲》描绘了一幅神话般的仙境景象。诗人以月为喻,将四季的月亮比作女子的眉毛,细腻生动地展现了时光流转之美。"玉斧昼夜修不彻"象征着月亮的圆满过程,犹如精心打造的圆镜悬挂在空中。接下来,诗人通过"十眉有样列象几,梳裁春冰镜涵水",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形态和清澈如水的光芒。

"瑶娥睡起拂菱花,扫黛插鬓云绕指"描绘了月神嫦娥的优雅姿态,如同仙女般轻盈。"敛袂亭亭天上妆,环佩隐体璆琳锵"则写出嫦娥的华丽装扮和仙音缭绕的氛围。"骖鸾跨鹤舞仙谱,子登弹璈飞琼簧"描绘了嫦娥在月宫中翩翩起舞的场景,音乐悠扬,宛如仙乐。

然而,随着"天风飕飂冷到骨,银河澎浪溅罗袜",词境转向了清冷与神秘,暗示着月宫的孤寂和嫦娥的孤独。最后,"一轮千古广寒深,折尽桂花应白发"以月宫的深远和桂花的凋零,寓言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瑶娥曲》是一首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咏月词,通过对月神嫦娥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人间世事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雪

玉壶一色天漫漫,乱雪飞春减却寒。

屑琼筛瑰塞宇宙,柳絮如拳辊作团。

却愁花木不禁冷,携筇问讯遍玉栏。

老柯樛枝幸亡恙,红苞半吐怯牡丹。

更怜脩竹压欲折,扶持敲撼声珊珊。

似醉忽醒僵忽立,森然再植青琅玕。

群儿幻出两狮子,顷刻堆削了不难。

手持朱橘炯电眼,并刀巧剪金铃安。

老夫童心也自爱,卷帘移坐忍冻看。

一杯暖寒不可再,饥肠转雷未朝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题下阳怀沈叔忱

夜雨晓方歇,薄雾随征车。

乔松二十里,翠微三五家。

双燕教群雏,一牛驮两鸦。

故人不可见,回首天之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题王才叔南馆

南馆著隐士,幽爽似僧舍。

岛红野花繁,岸绿垂杨亚。

人行鸟不惊,客至鹤先迓。

林深自无暑,月到更宜夜。

倾樽对贤圣,飞笔追鲍谢。

兴来即散策,无时不得暇。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憩农家

似阴还似晴,好风弄轻柔。

土膏春犁滑,竹深鸣禽幽。

农家颇潇洒,㶁㶁清泉流。

蹇余入茅檐,解带为小留。

荆钗三两妇,竞将机杼投。

吹炉问官人,肯吃村茶不。

群儿窗下读,千字文蒙求。

余因拊其背,劝汝早休休。

泓颖才识面,白尽年少头。

耕食而凿饮,胡不安箕裘。

乃翁听我言,急把书卷收。

遣儿出门去,一人骑一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