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其二)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翻译

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
倚遍栏杆还懒得离去,经过了几度黄昏细雨。记得暮春时她曾骑马徘徊踏过青苔,曾靠在绿荫深处停马驻足。昔日落花今犹在,华美的屏风却空掩,谁知桃花人面在何处?

注释

御街行:词牌名,又名《孤雁儿》。
饶:充满,多。
雪:这里以形容白色的柳絮。
闲:高大的样子。
疏帘:也作“踩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张耒《夏日》有“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慵去:懒得离去。
盘马:骑马驰骋盘旋。

鉴赏

这首宋词《御街行(其二)》是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首句“街南绿树春饶絮”,以春天的繁华景象开篇,绿树上飘满了如棉絮般的柳絮,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雪满游春路”一句,运用比喻,将柳絮比作白雪,形象地描绘出春日游人踏雪寻春的场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景的色彩斑斓,繁花似锦,与红墙朱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富贵人家的宁静与春意盎然的自然之美。登楼远眺,“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诗人悠闲地登上北楼,透过稀疏的窗帘,视线直接落在那满眼春色的街南。

下片转而抒发诗人的情感,“阑干倚尽犹慵去”,表达了诗人倚栏凝望,不愿离去的深深眷恋。接下来,“几度黄昏雨”暗示了时光流逝,黄昏雨滴增添了淡淡的哀愁。“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回忆起往昔在绿树浓荫下共度的美好时光,而如今只剩落花飘零,香屏空掩,物是人非。

最后,“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以落花和空掩的香屏象征着昔日的欢愉已成过往,而曾经的那个人却不知去向,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思念和失落之情。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真挚,展现了晏几道独特的婉约词风。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愁倚阑令

凭江阁,看烟鸿,恨春浓。还有当年闻笛泪,洒东风。

时候草绿花红,斜阳外、远水溶溶。

浑似阿莲双枕畔,画屏中。

形式: 词牌: 春光好

愁倚阑令(其一)

花阴月,柳梢莺,近清明。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

枕上怀远诗成,红笺纸、小砑吴绫。

寄与征人教念远,莫无情。

形式: 词牌: 春光好

愁倚阑令(其二)

春罗薄,酒醒寒,梦初残。欹枕片时云雨事,已关山。

楼上斜日阑干,楼前路、曾试雕鞍。

拚却一襟怀远泪,倚阑看。

形式: 词牌: 春光好

满庭芳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凭阑秋思,闲记旧相逢。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汉水西东。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

年光还少味,开残槛菊,落尽溪桐。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中。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