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己亥杂诗(其八十六)》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体现了他对国家与历史的深沉思考。诗中以“地球捧问海中央”开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地球比作一个捧着问题的人,指向大海中心,引出对远方国家和文明的探索与好奇。接着,“多少红毛国几方?”一句,直接点明了对当时西方国家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在地理大发现后迅速崛起的殖民帝国,如荷兰、葡萄牙等,以“红毛”这一形象化的称呼,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些国家的异域感和好奇。
“听说龙飞周甲宴”一句,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龙凤文化与西方的宴会形式结合,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也暗含了对西方文明的接纳与融合的态度。“挽须要去问英皇”,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前往西方,与英国国王交流的愿望,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外部世界的关注与好奇,还蕴含了对国家强盛、文化融合的期待,以及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关系的深刻思考。黄遵宪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他作为时代见证者和思想者的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