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王潮》由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潮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动荡时局中的命运与影响。
“六幕恢恢皆纲罗”,开篇即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王潮所处的时代背景,暗示其活动范围之广,以及所面临的复杂局势。这里的“纲罗”既可理解为网罗万象,也暗含着对社会秩序的隐喻,强调了王潮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深远的影响。
“琴书无计避干戈”,紧承上句,进一步揭示了王潮在动荡年代的生活状态。他虽有琴书相伴,却无法逃避战乱带来的苦难。这句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王潮个人命运的同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泉南更起招贤院,从此衣冠去转多。”最后两句转向对王潮历史功绩的肯定。泉南之地,因王潮的号召而兴起了招贤院,吸引了更多士人前来,使得当地的文教事业得以发展,人才济济。这里不仅赞扬了王潮的领导才能和对地方文化教育的贡献,也反映了其影响力之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潮在动荡年代中的个人命运与历史贡献,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