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七)

东阁题诗得绪馀,溪头千树绕幽居。

来禽青李曾何算,底事犹传逸少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和坚伯梅六题》系列之一,选取了“孤芳”主题中的第七首。诗中以梅为题,描绘了梅树环绕幽居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梅的独特情感与思考。

首句“东阁题诗得绪馀”,诗人或许在东阁题写了一首诗,余兴未尽,于是继续创作。这里的“绪馀”即余绪,指诗作之余韵或灵感的延续,暗示了诗人创作的连贯性和深厚的情感投入。

次句“溪头千树绕幽居”,描绘了一幅梅树环绕幽静居所的画面,溪流潺潺,梅树成林,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千树”不仅数量上强调了梅树之多,也象征着梅树的繁盛与生命力。

接着,“来禽青李曾何算”,诗人将梅树与来禽、青李相提并论,通过对比,突出了梅的独特之处。来禽和青李虽也是常见的果树,但在诗人的笔下,梅树却显得更加珍贵和不同寻常。

最后,“底事犹传逸少书”,诗人提出疑问:为什么梅树的故事还能流传至今,如同王羲之(逸少)的书法一样被人们铭记?这里暗含了对梅树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感慨。王羲之的书法在中国文化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常被用来象征高雅和卓越,诗人以此类比,表达了对梅树高尚品质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树的描绘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忆端子三首(其三)

不见佳儿正一年,钟情难遣故依然。

久知朝菌同年寿,终惜童乌早弃捐。

箧里诗书迷白日,堂中珠玉堕黄泉。

汝翁去此知多少,安得忘怀未死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君之出矣二首(其一)

自君之出矣,龙香消宝衣。

思君共明月,千里奉光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自君之出矣二首(其二)

自君之出矣,妆台生网丝。

思君拂团扇,相与共提携。

形式: 五言绝句

淮阴庙

当年汉室已兴隆,自是侯居太半功。

火德正炎神预否,他时为造楚王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