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建安饯交代沈公雅

棠阴绿遍,正金菊芙蓉,争放时节。

满路歌谣民五裤,底事逢车催发。

结彩成门,攀辕卧辙,何计留连得。

故园花柳,尽成憔悴难说。

今夜祖席邮亭,主人来日,已是朝天客。

旌旆匆匆从此去,□赏□湖风月。

眷恋无因,笑啼不敢,那忍伤轻别。

清□难驻,一杯聊送行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棠树下的阴凉一片翠绿,正值金菊花和芙蓉竞相绽放的季节。
乡间小路上歌声飘荡,百姓们穿着五色衣裤,为何遇到车辆就催促出发。
门前挂上彩饰,人们拉住车辕躺倒在车辙上,怎样才能留住这依依不舍的时光。
故乡的花草树木,都显得憔悴,难以言说心中的哀愁。
今晚在邮亭设宴饯行,主人明日就要启程,成为远赴京城的旅人。
旗帜匆忙,他即将离去,不知何时能再赏湖光月色。
心中充满思念却无从表达,只能强颜欢笑,怎能忍受轻易的离别。
清冷的时光难以停留,姑且借一杯酒为他的行色送行。

注释

棠阴:棠树下的阴凉。
金菊:秋季开花的黄色菊花。
芙蓉:荷花的别称。
五裤:形容百姓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
逢车催发:遇到车辆就催促出发。
结彩:挂上彩饰以示庆祝或欢迎。
攀辕卧辙:人们拉住车辕躺倒,表示挽留。
憔悴:形容面容瘦弱、精神疲惫。
祖席:饯行宴会。
邮亭:古代传递邮件或供行人休息的场所。
旌旆:旗帜。
□赏□湖风月:缺失的文字,可能指欣赏湖边的风月景色。
眷恋:深切的怀念和依恋。
行色:出行的神色或行程。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秋季景色与浓厚的情感氛围。"棠阴绿遍,正金菊芙蓉,争放时节",写出了秋日里棠棣树下的绿叶与盛开的菊花、芙蓉竞相绽放的景象,富有生机和色彩。接下来的"满路歌谣民五裤,底事逢车催发",通过民间欢歌和百姓挽留官员的情景,展现了当地人民对官员的深厚感情。

"结彩成门,攀辕卧辙"描绘了百姓为挽留官员而做出的夸张动作,显示出他们对官员离去的不舍。"何计留连得"表达了这种无法挽留的无奈。"故园花柳,尽成憔悴难说"则以花柳的凋零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愁和离别的凄凉。

下片转至饯别场景,"今夜祖席邮亭,主人来日,已是朝天客",说明宴会即将结束,明日主人就要踏上赴京的旅程。"旌旆匆匆从此去,□赏□湖风月",虽然没有写出具体的湖名,但可以想象在湖光月色中,官员的车队匆忙离去,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

"眷恋无因,笑啼不敢,那忍伤轻别"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以及离别时的复杂情绪。结尾"清□难驻,一杯聊送行色",以酒杯寄托离愁,表达出词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淡淡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和深情的离别,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81)

赵彦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 号:介庵
  • 籍贯:
  • 生卒年:1121~1175

相关古诗词

画堂春(其一)饮赵渊卿容光堂

倡条繁蒂绿层层。解衫扶醉同登。

暝云无树亦崚嶒。红袖深凭。

病思去春饶睡,醉魂因酒思冰。夜凉星斗挂修甍。

歌尽香凝。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画堂春(其二)

满城风雨近重阳。夹衫清润生香。

好辞赓尽楚天长。唤得花黄。

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故人相见等相忘。

一语千觞。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转调踏莎行/踏莎行.路宜人生日

宿雨才收,馀寒尚力。牡丹将绽也、近寒食。

人间好景,算仙家也惜。因循尽扫断、蓬莱迹。

旧日天涯,如今咫尺。一月五番价、共欢集。

些儿寿酒,且莫留半滴。一百二十个、好生日。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青玉案.赠勉道琵琶人

当年万里龙沙路。载多少、离愁去。

冷压层帘云不度。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

异县相逢能几许。

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