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处和野堂(其二)

堂隐云将隔,名高客已知。

半岩施匠石,一室见操为。

钟鼎功方著,山林兴未迟。

兰台风致在,更喜读新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书房隐匿在云雾之中,名声高扬客人早知悉。
半山腰处工匠精心置石,一间室内显现主人操守。
钟鼎纹饰显赫功绩正著,纵享山林之乐还不晚。
兰花幽香飘逸,更令人欣喜的是阅读新诗篇。

注释

堂:书房。
隐:隐藏。
云将:云雾。
隔:隔绝。
名高:名声大。
客已知:客人早已知晓。
半岩:半山腰。
匠石:工匠放置的石头。
操为:主人的行为操守。
钟鼎:古代的青铜器,象征权力和荣誉。
功方著:功绩显著。
山林兴:山林生活之乐趣。
未迟:还不算晚。
兰台风致:兰花般的高雅风致。
新诗:新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和钱处和野堂(其二)》。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堂隐云将隔"暗示了野堂位置之高,仿佛与云端相接,环境清幽;"名高客已知"则表达了主人的名声远播,引来知交好友。"半岩施匠石"描绘了野堂建筑巧妙地融入山岩之中,显示出匠人的巧思;"一室见操为"则赞美了主人的品德修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朴来体现其高尚情操。

"钟鼎功方著"暗指主人虽身处山林,但其成就如同古代贵族的钟鼎铭文般显赫;"山林兴未迟"表达了对主人悠然自得、享受山林生活的赞赏。"兰台风致在"借用兰花的高洁气质,比喻主人的风度和品格;最后,"更喜读新诗"则传达出诗人对主人喜好文学,不断创作新诗的喜悦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野堂环境和主人品性的描绘,展现了主人的高雅情趣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风采的钦佩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钱处和野堂(其一)

日净岚光上,山藏野意添。

海潮来隐几,越岫巧当帘。

绝俗宜招隐,论诗未属厌。

居虽朝市近,事事见安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和高路分见赠二首(其二)

照世名流玉与清,公家勋业有繁缨。

格言追古如陶令,妙句锵金谢子卿。

卜筑靓深均里闬,山林佳绝得天成。

两篇奇语难修报,褒借飘飘愧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高路分见赠二首(其一)

行年以礼古犹今,况已华颠雪满簪。

五子政须俱治产,两疏宁复较挥金。

稍摅云水安闲计,得展江湖漫浪心。

一笑相逢慰岑寂,更烦击节发清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虚中见赠二首(其二)

销沈壮气已无馀,尚有床头数卷书。

再命岂宜居旧物,三乘只合乐真如。

脩门喜见平生友,穷巷何堪长者车。

顾我久寻方外侣,按摩颇欲献呵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