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洛至楚道中漫兴四首(其二)

麦秀渐渐野雉鸣,仆夫遥指日南程。

林间片月依孤角,马首轻云逐去旌。

芳草自怜千里梦,青山应共百年盟。

行行渐入烟花路,试向斜阳一听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洛阳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麦秀渐渐野雉鸣”,以麦田的生长和野雉的啼鸣,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接着,“仆夫遥指日南程”一句,通过仆人的指引,点明了旅程的方向,同时也透露出对前方未知路程的期待与探索精神。

“林间片月依孤角,马首轻云逐去旌”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月光、树林、云彩与行进的旗帜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壮阔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的感慨。

“芳草自怜千里梦,青山应共百年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芳草自怜,似乎在诉说着对远方梦想的向往;而青山则仿佛与诗人结下了永恒的盟约,象征着旅途中不变的信念与追求。这两句诗富有哲理,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途意义的思考。

最后,“行行渐入烟花路,试向斜阳一听莺”描绘了诗人逐渐进入春意盎然的道路,夕阳下黄莺的啼鸣,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旅途中的美好时刻和希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8)

张时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山塘驿

乘槎直上女牛边,卜筑空怀阳羡田。

剑旆经年行海国,烟霞何计隐壶天。

青峰不雨云常湿,幽径无人鹿自眠。

夜半吹箫山月白,应知此地有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苦雨

南国春来不肯晴,阴云接地暗山城。

翻风何事鹳双下,唤雨忽闻鸠一鸣。

处处蚕饥吴地妾,床床屋漏杜陵生。

莺花三月空无赖,独掩柴门对短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冒雨入白鹿

树杪雨来风有声,肩舆且并树边行。

路傍鸟去葛花落,水面鱼游莲叶生。

山接流云多变态,涧添行潦亦争鸣。

此来老子兴不浅,巾折衣沾踏草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阴

台馆阴阴暄气微,一天风雨送春归。

梁间紫燕犹私语,树里黄莺却暂飞。

池水自牵芳草梦,山人元有芰荷衣。

东风好为留情在,无使韶华愿竟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