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冒雨探访白鹿山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雨中山林的独特魅力。
首联“树杪雨来风有声,肩舆且并树边行”,开篇即以风雨为背景,通过“树杪”(树梢)和“风有声”描绘出雨天特有的氛围,同时“肩舆”(轿子)与“并树边行”则体现了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的悠闲姿态。
颔联“路傍鸟去葛花落,水面鱼游莲叶生”,进一步展开画面,路旁鸟儿飞过,葛花随风飘落,水面鱼儿在莲叶间游弋,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山林的生机勃勃。
颈联“山接流云多变态,涧添行潦亦争鸣”,将视线转向更高远之处,山与云的交融变幻莫测,涧水因雨水而更加湍急,发出争鸣之声,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尾联“此来老子兴不浅,巾折衣沾踏草坪”,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次冒雨探访的深切感受,虽然衣巾湿透,但内心的喜悦与兴奋并未减退,足见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山林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