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以酬答友人祝寿之情为主题。首句“锦云忽把老瞳遮”,形象地描绘了眼前美景如锦绣般的云彩似乎有意遮掩了诗人的眼睛,暗示岁月流转,时光易逝。次句“寿语何为及我家”则表达了对友人关怀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
第三句“怕说庚寅赋湘芷”,庚寅年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年份,诗人提到在那一年写下了关于湘芷(一种香草)的诗篇,暗示自己曾有过文学创作,但如今却不愿提及,可能是因为心境有所变化。第四句“漫书甲子谱陶花”中的“甲子”指六十岁,诗人说自己随意书写着与陶渊明(东晋诗人)相关的诗篇,暗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第五、六句“长途交骛鼠为虎,孤迹偷生蛇放蟆”,运用比喻,描述世态炎凉,人情险恶,如同长途跋涉中鼠辈篡权为虎,自己则像孤独的行者,在险恶环境中苟且偷生,连蛇都放肆起来。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自己处境的自嘲。
最后两句“人世到今何足问,桑榆况已日西斜”,直接表达出对人世间纷扰的厌倦,以及对晚年时光的感伤,用“桑榆”(日暮时分)和“日西斜”象征生命的黄昏,流露出一种看破红尘的超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深情的回应,又有对自身命运的沉思,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