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成都虞子韶钤干寄书信兼示近作

珍重西来双鲤鱼,更传佳句起愁予。

相思已是五年别,多愧先无一字书。

欲话锦城疑是梦,谁怜霜鬓不禁梳。

青毡黄閤君侯事,早拟相逢倘下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为《答成都虞子韶钤干寄书信兼示近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未能早日回复的歉意。

“珍重西来双鲤鱼,更传佳句起愁予。” 这两句表明诗人非常珍惜从远方送来的双鲤鱼,甚至通过它转达了一段佳句,这些都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忧愁。这里的“佳句”很可能是友人附信之物,或许是一种书画作品。

“相思已是五年别,多愧先无一字书。”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与亲友已经五年未见,自己却一直没有写信,这让诗人感到非常抱歉。这种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往昔未尽之事的内疚,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体验。

“欲话锦城疑是梦,谁怜霜鬓不禁梳。” 这两句通过对美好故土(“锦城”)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迷茫和无奈。同时,“霜鬓”指的是头发如霜,暗示诗人因思念而年华老去,但依然保持着梳理头发的习惯,这里有对往昔岁月的留恋。

“青毡黄閤君侯事,早拟相逢倘下车。”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时刻的憧憬。这里的“青毡”、“黄閤”都是古代官府的象征物,“君侯事”可能是指某些具体的政治事件或私人聚会。而“早拟相逢倘下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能够与友人相遇时,愿意立刻停下手头的工作和活动,以示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物品、书信、个人情感的描绘,以及对过去未尽事宜的回忆,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谊和往昔记忆的珍视与追怀。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陈子序庠见贻(其三)

可人无俗韵,之子故清门。

直节豫章后,高名唯室孙。

早知文律令,还要学根原。

逆旅能频过,何妨坐达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答陈子序庠见贻(其二)

汩没知何事,摧颓欲暮年。

剑鸣长自匣,琴弄更须弦。

落落心元在,星星发可怜。

与君三叹息,不忍话前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答陈子序庠见贻(其一)

论功畏蝇虎,作计只蜗牛。

松菊招元亮,江湖要子牟。

閒须杯问月,愁不赋登楼。

从此相寻地,羊裘一钓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答俞履道见赠

黄尘车马日纷嚣,万事春冰过眼消。

赖有诸公扶正气,犹令千载见英标。

多君吐论心奇壮,顾我凋年齿动摇。

好待明堂采梁栋,勿誇翘楚向薪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