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论功畏蝇虎,作计只蜗牛。
松菊招元亮,江湖要子牟。
閒须杯问月,愁不赋登楼。
从此相寻地,羊裘一钓舟。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答陈子序庠见贻(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论功畏蝇虎,作计只蜗牛。” 这两句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大事时的谨慎态度。蝇是小虫,虎是猛兽,即使是小虫也能让老虎感到害怕,这里比喻为深思熟虑,不轻举妄动。而蜗牛则是指蚯蚓,它们在地下缓慢前进,但却能够穿过坚硬的泥土,象征着坚持不懈、步步为营的态度。
“松菊招元亮,江湖要子牟。” 这两句中,“松菊”指的是松树和菊花,是常见的山野景物,而“元亮”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字,他以爱好山水而闻名。这里的“招元亮”意味着邀请朋友一同去山野间漫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而“江湖要子牟”则是在提到与友人相约在江湖之间游历,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閒须杯问月,愁不赋登楼。”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闲暇时光里对明月的向往和心中的忧愁。诗人希望能举杯邀月,借酒消愁,但又因为心中的烦恼而无法写下任何文字,更无心登高望远。
“从此相寻地,羊裘一钓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重逢的渴望。即使在茫茫人海中,也希望能够找到那位穿着羊皮袄子的朋友,就像捉住了一艘小船,找到了心灵的依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生活时的慎重态度和不懈追求。
不详
黄尘车马日纷嚣,万事春冰过眼消。
赖有诸公扶正气,犹令千载见英标。
多君吐论心奇壮,顾我凋年齿动摇。
好待明堂采梁栋,勿誇翘楚向薪樵。
好辞绝妙过邯郸,开卷清风起坐间。
想见襟怀濯冰雪,如闻吟啸满云山。
离亭剑阁千峰碧,归梦莱衣五彩斑。
尊酒相逢更何许,秋帆回首下牢关。
拂拭瑶琴听我歌,汤汤三叹又峨峨。
了知世道从来久,长觉人心苦太多。
便踏早朝陪凤辇,更忧春梦隔鲸波。
此生付与天公竟,铁杵成针取次磨。
不怪年来万事非,聊须把酒赋新诗。
乾坤正自无今昔,草木何妨有变衰。
白发我甘投老去,红颜君惜卧春时。
古人不朽终何事,此段工夫可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