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秋夜

风竹撼秋声,天寒梦不成。

如何今夜月,偏照客窗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京城中的一幅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与个人情感的微妙交织。

首句“风竹撼秋声”,以“风”、“竹”、“秋声”三个意象串联,生动地勾勒出秋夜风起时竹林摇曳、发出沙沙声响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这里的“撼”字用得恰到好处,不仅表现了风力之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动态与生命力。

次句“天寒梦不成”,紧承上句,将视角转向内心世界。在寒冷的夜晚,诗人难以入眠,心中的思绪如同外界的寒冷一般,无法温暖,难以沉静下来进入梦境。这一句通过“天寒”与“梦不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后两句“如何今夜月,偏照客窗明”,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面对明亮的月光,不禁思考为何此时此刻,月光偏偏照亮了远离家乡的客居之窗。这一疑问中蕴含着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月光的明亮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整体而言,这首《京师秋夜》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独处异乡、面对秋夜的复杂心境。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王朋梅东凉亭图延祐中奉敕所作草也

滦水东流紫雾开,千门万户起崔嵬。

坡陀草色如波浪,长是銮舆六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丁卯礼部考试次韵二首(其一)

忆昔坡头接锦袍,深堂披卷效微劳。

三年重得同清夜,宫烛风帘见月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丁卯礼部考试次韵二首(其二)

袍鹄锵锵赴晓闱,分庐陈艺别东西。

凭教红杏休开彻,早晚开关蹋雪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东家四时词四首(其一)

临流洗砚见长身,白苧宽衣短葛巾。

纨扇自题新得句,水亭分送倚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