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共十六首(其七)

少年多狡狯,老笔渐离披。

气韵从何取,心无赞毁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画作的深刻理解与欣赏。首句“少年多狡狯”,以“狡狯”一词形象地刻画了少年在创作或欣赏时的机智与活泼,展现出年轻艺术家或鉴赏者的新奇视角和灵动思维。接着,“老笔渐离披”则转而描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笔触逐渐变得自由不羁,不再受制于形式的约束,流露出一种成熟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化的表达。

“气韵从何取”,这一句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即艺术作品中的气韵(指作品整体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力)是如何产生的。这不仅关乎技巧,更涉及创作者的心境、情感以及对世界的独特感知。最后,“心无赞毁时”,强调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保持一颗纯净之心,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全然沉浸于自我表达之中,这种状态是达到高超艺术境界的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段的艺术表现,探讨了艺术创作中个人成长、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家如何在创作中保持独立思考和真诚表达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共十六首(其八)

云海荡吾胸,笔随意所到。

犹如剡上船,何必见安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号]韵

题画共十六首(其九)

虚槛列云岫,闲阶响石淙。

若添千顷竹,又领渭川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题画共十六首(其十)

幽人茶灶烟,每与宿云乱。

凭轩望所思,春湖渺无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翰]韵

题画共十六首(其十一)

野客不贪涉,如何亦问津。

前村黄叶里,大有耐閒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