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

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在枯桑树下送别,落叶飘散半空中。
我前行道路遥远不明,唯你知晓天边风声。
有谁会想起张仲蔚这样的隐士,只能依附于蒿草和蓬蒿。
何时能共饮一杯酒,再次与李膺畅谈。

注释

枯桑:枯萎的桑树。
凋叶:凋零的树叶。
懵道远:道路遥远,迷茫不清。
天风:自然界的风,也可指人生的际遇。
张仲蔚:古代隐士,以种菜养性著称。
蒿与蓬:野草,象征简朴生活。
李膺:东汉名士,以才学知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孤独感受的深刻描绘。

开篇“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两句,立刻设定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这里的枯桑不仅是景物的写实,也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衰退。"凋叶落半空"则增强了这种感受,让人感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

接下来的“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即将踏上远行的旅途,而友人则留在原地,孤独地面对着自然界的狂风。这里“懵道”和“天风”都传达了一种无拘无束、超脱尘世的自由精神。

诗中间的“谁念张仲蔚,依蒿与蓬”两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片荒凉之地,是否还有人记得那被遗忘的人物?“蒿与蓬”都是生长于荒野中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诗中人物的孤独无援。

最后,“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诗人希望在某个时候能够再次与友人相聚,共饮一杯酒,这里的“更与李膺同”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是对未来重逢机会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情的别离情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

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

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

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

笑誇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

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

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

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

深沈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绿珠红粉沈光彩。

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昨夜秋声阊阖来,洞庭木落骚人哀。

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

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

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

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

何不令皋繇拥彗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

高阳小饮真琐琐,山公酩酊何如我。

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誇。

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

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

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

形式: 古风

塞上曲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形式: 古风

塞下曲六首(其五)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