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八十九)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

觅一毫旧相,了不可得,千年桃核里,元是旧时仁。

觅一毫新相,了不可得,新旧之相既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道泰时清万国宁,咸淳二年正月一。

形式: 偈颂

翻译

新的一年开始,万物更新。
试图寻找一丝旧日景象,却怎么也找不到,千年老桃核中,原来藏着过去的仁爱。
寻找新的面貌,同样无法找到,新与旧的模样都不可寻,连不可寻也无法寻到。
世道太平,时代清明,各国安宁,这是咸淳二年的正月初一。

注释

元正:新年。
启祚:开始。
咸新:全新。
旧相:旧日景象。
了不可得:完全找不到。
千年桃核:古老的桃核。
元是:原来是。
仁:仁爱。
新相:新面貌。
道泰:世道太平。
时清:时代清明。
万国宁:各国安宁。
咸淳:宋朝的年号。

鉴赏

这首宋朝释惟一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新年万象更新的感慨。"元正启祚,万物咸新",开篇即描绘出元月初春时节,新的一年带来生机与希望的景象。接下来,诗人通过"觅一毫旧相,了不可得",暗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连旧日痕迹也难以寻觅,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无常。

"千年桃核里,元是旧时仁",运用比喻,将千年桃核比喻为历史的见证,即使其中可能蕴含的旧时仁德,也已随时间消逝。诗人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新旧交替中,连寻找一丝新旧的痕迹都变得困难,"新旧之相既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表达出一种超脱的看破红尘的态度。

最后两句"道泰时清万国宁,咸淳二年正月一",则回归现实,祝愿天下太平,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和谐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揭示了创作的时间背景——咸淳二年正月初一,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句点。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哲理于日常景象之中,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28)

释惟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九十六)

秋雨乍晴,秋天如洗。九日菊花新,千林黄叶坠。

人人只知骤步登高,往往蹉过自家稳密田地。

切忌,切忌。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六十)

直下是,直下是。这边那边,满眼满耳。

绵绵兮长存,湛湛兮不痕,拟议依前隔海门。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三六)

生本不有,死亦无空。湖光晴潋滟,山色雨濛泷。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三五)

去秋双峨摧,今夏芝岩坠。

松江松惨然,花屿花流涕。

惟有长空孤月圆,东西分照两无偏。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