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其一)

客至披云揽石龙,乘风飞度最高峰。

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

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

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九月时节登临齐云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客至披云揽石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者的勇猛与决心,仿佛他穿越云雾,触摸到了山石上的龙纹,充满了探险的豪情。接着,“乘风飞度最高峰”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登山者超越自然限制,直抵山巅的壮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尊前日出甘同醉”描绘了日出时分,诗人与友人在山顶饮酒畅谈的情景,日出的辉煌与饮酒的欢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愉悦氛围。“眼下天空信可容”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仿佛整个天空都为他所包容,展现出一种胸怀天下的豪迈气概。

“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两句,诗人借景抒情,以山间盛开的菊花和飘动的云霓为喻,表达了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联系,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文采斐然,如同云霓般引人注目。最后,“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则点明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希望后人能记住这次登高之旅,留下自己的足迹,成为历史的见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友谊、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6)

郑廷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 字:元侍
  • 号:一鹏
  • 籍贯:琼山

相关古诗词

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其二)

十里招寻湖上行,湖光山色近人明。

到来云谷花频插,莫厌龙池酒数倾。

木杪寒猿窥旧窟,瓮头秋蕨露新茎。

哨壶枉矢能娱客,潦倒谁知更解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青灯独誓诗为黎门烈妇邢氏作

东坑茅舍薄斜阳,少妇含冤祇自伤。

两虎在门空吼吼,孤灯终夕独煌煌。

换油未了馀生积,别室谁怜掩泪汪。

裂帛声中人已散,海桃何处问纲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载酒堂

榔花烟里钓池前,逐客风流尚俨然。

青海瓮云嗟往事,玉堂春梦慨当年。

问奇卓有渊明句,漉酒独传真一篇。

千载瞻依竟何处,绿阴祠下草芊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报恩庄小憩林掌教陈别驾枉顾谢之

路转长林小径深,客车门外送来音。

乘风野鹤云间落,对橘仙翁日下临。

挂月未忘千乘事,采芝犹动缙云心。

独惭社酒非琪品,空使山花笑盍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