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琼敷堂主人论诗

雅乐久不振,举世淫其声。

繁弦与急响,嘈杂难为听。

之子青莲后,山水寄幽情。

为我鼓瑶琴,指下清泠泠。

一曲犹未终,风泉满座生。

问君何能尔,近得师连成。

吾闻声音道,可以通神明。

靡曼不足耻,所贵在和平。

愿君终秘惜,勿为俗耳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与琼敷堂主人论诗》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音乐与诗歌的艺术价值以及它们对人心灵的影响。

诗中首先提到“雅乐久不振,举世淫其声”,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音乐风气的担忧,认为传统的高雅音乐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低俗的音乐。接着,诗人引入了“之子青莲后,山水寄幽情”这一形象,将“之子”比喻为继承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精神的诗人,通过山水寄托了深邃的情感和超脱的意境。

随后,诗人邀请对方“为我鼓瑶琴,指下清泠泠”,希望对方能够演奏瑶琴,以清冷的琴音来净化心灵。琴声“一曲犹未终,风泉满座生”,不仅让整个场景充满了自然的韵律,也暗示了音乐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最后,诗人提出“吾闻声音道,可以通神明”,强调音乐与诗歌能够触及人的灵魂深处,达到与宇宙和谐共鸣的效果。他告诫对方要珍惜这种艺术形式,避免被世俗的耳朵所污染,保持音乐的纯粹与高雅。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赞美和对艺术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思。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虎丘慧日上人雪艇

闻师禅坐处,舟居却非水。

一叶破渺茫,高风继船子。

大地琉璃寒,消息梅花里。

谁知火宅中,清凉有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闻警

妖氛日以逼,天子正宵衣。

我武岂不张,荷戈常苦饥。

仰给在东西,民力亦已疲。

四郊复多垒,患不独东时。

寄言肉食者,大厦谁当支。

形式: 古风

赠友人小史

玉作双欢贝编齿,引睇一堂漾秋水。

筵前飞去复飞来,花底秦宫那似此。

约略新诗发万声,绿杨枝上啼春莺。

墨花绣研临池罢,坐令屏幛烟云横。

主人向我漫誇说,每过唤醪共披豁。

醉向春风玉树旁,欲占氍毹半堂月。

形式: 古风

采莲曲

芙蓉花发江风香,鸳鸯双飞入金塘。

绿杨堤畔谁家女,并着兰桡斗艳妆。

玉溆烟残初过雨,越罗衣袂淩风举。

采莲一曲遏红云,却笑荷花不解语。

江头扶荔光陆离,千树万树红霞披。

烟销初褪玉肌露,双手贻郎不自持。

越来溪水还东注,那见当年浣纱处。

人生行乐须及时,不用五丝延命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