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约之宿东禅

倦游得兹行,颇惬丘壑性。

俗虑与秋澄,禅心随夜静。

灯前见脩竹,月下闻清磬。

未作故山归,空吟长卿咏。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的静谧环境中,体验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禅意境界。诗人通过“倦游得兹行”表达了自己的旅途疲惫,但同时也感到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这从“颇惬丘壑性”可见。一切俗虑在秋天的清澄中得以洗净,而诗人的禅心则随着夜的深静而愈发宁静。

“灯前见脩竹,月下闻清磬”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处的情景。这里的“脩竹”指的是竹影在灯光下的摇曳,而“清磬”则是夜深时分听到的寺庙里的木鱼声。这不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安宁。

最后两句“未作故山归,空吟长卿咏”表达了诗人虽然还未准备好返回故土,但心中却已经在默念古代诗人的佳作。这不仅显示了诗人对文学的深厚情感,也反映出了他对遥远的家乡的怀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张巨山谒清献公祠

惟昔清献公,二年蜀中归。

归载无长物,一琴而一龟。

龟属烟霞想,琴寓山水思。

婆娑二物间,德容俨怡怡。

元龙岂时辈,康乐匪俗期。

书斋质不陋,覆之以茅茨。

手植参天松,亭亭岁寒姿。

公去几霜露,高风犹在兹。

可使贪夫廉,至今仰伯夷。

使君挺孤洁,后身盖亡疑。

治体简而肃,民俗醇不疵。

竭虔拜公像,雅有宾僚随。

置酒延公孙,诚意公所知。

表表孝弟里,人物固未衰。

德厚者流光,此言良不欺。

春阴澹物华,蔼蔼原隰滋。

远山出云气,近水馀风漪。

时禽屋上语,野蝶筵中飞。

此堂历千载,盛事传一时。

凛如公在傍,冠弁不敢攲。

庶几饱公德,满酌其可辞。

聊以永今朝,画景方舒迟。

形式: 古风

陪陈叔易汪彦章登浮翠亭

群峰如高马,飞云若为驭。

苍翠来无际,摆脱欲仙去。

我时登兹亭,物色生四顾。

同行有君子,粲笑随杖屦。

樵苏自生理,孤烟横匹素。

归鸟枫树林,天高西日暮。

不见髯将军,长桥斩蛟处。

安得起斯人,扶危正天步。

平生江湖想,齿发凋行路。

倘有百斛舟,载酒经烟雾。

形式: 古风

陪林茂南游上清宫分韵得落字

百年梦一觉,无事且行乐。

何必寻方外,而求不死药。

我里足嘉处,胜践两芒屩。

有来问名利,掉头告莫莫。

夫君永嘉彦,载酒情不薄。

凌晨马首北,共赴云霞约。

珠宇敞天中,非烟动寥廓。

黄庭拜吾祖,素发炯然灼。

堂前系牛木,柯叶宛如昨。

少陵诗之史,馀光贲伊洛。

虽烦鬼神护,九原不可作。

我辄吟其傍,窘涩愧穿凿。

是时天已霜,山川向摇落。

南登驻跸亭,北上朝元阁。

俯仰尽形胜,觞咏得盘礴。

惜无羽客琴,一洗尘土恶。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飞来峰

何年此峰独飞来,群山让秀中崔嵬。

神刓天画不可状,仰视孤高摩斗魁。

蕴灵产此万珍木,隆霜几度森不摧。

异僧一见乃能识,击洞果有猿声哀。

灵隐之南天竺北,筑亭结屋初谁媒。

直疑朱夏落冰雪,亦恐白昼藏风雷。

槛泉清可数毛发,白石齿齿如琼瑰。

参差透影微日下,淅沥生籁长飔回。

恍然若欲学蝉脱,洗眼绿净无纤埃。

已将缨尘付流水,更以屐齿留苍苔。

南丰家世有人物,幅巾藜杖同裴徊。

剧谈抵掌共相对,惜无玉酒倾金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