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其四)灯下美人

有谁家榆火,分得到,小窗间。

敢银烛华筵,红篝鸳帐,曾炤新欢。

无情此时独坐,教荧荧、一点慰春寒。

几度爆花眼困,再令挑草心悭。有心人共此更阑。

常为惜韶颜。怕露湿光微,风摇焰闪,倦眼难看。

云屏向人有意,知今宵、瘦影为谁单。

只待兰膏尽也,将人催上巫山。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作《木兰花慢·其四·灯下美人》是徐石麒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灯下独坐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有谁家榆火,分得到,小窗间",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仿佛能看到一缕微弱的灯火透过小窗洒进屋内,暗示了主人公身处的环境。接着,词人通过"敢银烛华筵,红篝鸳帐,曾炤新欢",描绘了昔日热闹欢聚的场景,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此刻的孤寂。

"无情此时独坐,教荧荧、一点慰春寒",女子独自面对冷寂的夜晚,只有那一盏灯火陪伴,显得尤为凄凉。"几度爆花眼困,再令挑草心悭",通过写女子看花眼倦,无法点燃更多希望,表达了她的无奈和哀愁。

"有心人共此更阑",女子渴望有人能理解她的感受,但又担心夜深露重,灯光微弱,"怕露湿光微,风摇焰闪,倦眼难看",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忧虑。"云屏向人有意,知今宵、瘦影为谁单",借云屏之口,道出女子的孤单,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期盼。

最后,"只待兰膏尽也,将人催上巫山",以神话中的巫山云雨典故,表达了女子期待爱情降临,即使只剩下一滴油,也要燃烧自己照亮前方,寓意着她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明末清初女性在孤独寂寞中的坚韧与期待。

收录诗词(97)

徐石麒(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一)镜中美人

白玉台前,珊瑚枝上,风流谁道无双。

任偏髾倒晕,一样新妆。

恰似嫦娥十五,月殿里、满面端相。

娇无语,为颦为笑,猜断人肠。行行。

比肩虽好,却不是苏娘,并炤鸾皇。

但回眸内顾,不漏纱窗。

应是多情珍重,未肯教、轻盼才郎。

梳妆了,罗巾乍掩,莫倩蜂狂。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二)梦中美人

灯落花时,枕横山处,蓦然有径寻春。

见妖姿恰可,好语宜人。

自念佳缘如此,不负我、半世情真。

轻挑逗,羞还掩笑,娇不胜嗔。殷勤。

此时意好,第一个知心,更复谁论。

正消磨旧恨,款曲新恩。

可奈灵心如刺,收拾了、一段行云。

朦腾里,莫教眼醒,犹抱衾温。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三)画中美人

招取芳魂,约来新样,一时扶上轻绡,似纱棂隔影,罗帐藏娇。

也自轻胭嫩粉,揉撋得、不避人嘲。

凝神久,眼波欲动,脸晕疑潮。朝朝。

闲相望也,不信道人间,有此丰标。

将莲腮暖熨,兰气微调。

待把真娘旧事,重说与、今日儿曹。

还须怕,蛾眉生妒,未许人瞧。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四)意中美人

一点常凝,频年不遇,依稀有个卿卿。

要兼花比色,选玉评声。

那更温柔心性,挑剔尽、词赋丹青。

堪怜是,高怀独绝,于我多情。盈盈。

时来醉眼,自不屑凡媛,舞榭歌亭。

有风流万种,拟向他倾。

待阙鸳鸯社里,消受我、雾帐云屏。

何时幸,销魂真个,笑眼双青。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