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论诗远到二南风,句里波涛得意浓。
我亦赓酬还自笑,真成鱼目眩骊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拾青轩咏竹》。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论诗远到二南风,句里波涛得意浓。”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探讨诗歌艺术时,能够达到一种超越常规的境界,让读者感到诗中的意境宛如波涛,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这里的“二南风”可能指的是古代文学批评中所提到的某种文学流派或风格,而非具体的地理位置。
“我亦赓酬还自笑,真成鱼目眩骊龙。”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的自信与得意之情。通过“赓酬”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韵味回环,自如其乐。在这里,“鱼目眩骊龙”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用来形容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变,如同观赏到水中游动的鱼儿和腾空的神龙一般,充满了幻想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诗歌艺术的探讨与个人创作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情趣。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不是先争特特开,只缘沙际欲春回。
行人浪起空华想,一夜归心着梦催。
近水疏篱竹半侵,枝南枝北弄晴阴。
不因老眼分明见,辜负凌寒一寸心。
花残爱日惟愁尽,病渴逢觞却厌多。
不分闲中觉春老,强搜诗句逐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