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呓八首(其七)

凉月团团照远空,荻花如醉蓼花红。

江湖无复藏鸥迹,天地何曾享马?。

已见旄头沉赣水,又闻大旆出秦中。

只今五岭无消息,望断长干数落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江水、鸥鸟、天地等自然元素,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凉月团团照远空”,以“凉月”点明季节为秋,月光如圆盘般明亮地洒在遥远的天空,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接下来,“荻花如醉蓼花红”一句,将秋季特有的两种植物——荻花与蓼花,描绘得生动形象。荻花似乎沉浸在秋风中,而蓼花则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和层次感。

“江湖无复藏鸥迹,天地何曾享马?”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同时也蕴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江湖不再有鸥鸟的踪迹,天地间似乎也失去了某些往日的繁华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反思。

“已见旄头沉赣水,又闻大旆出秦中。”这两句运用典故,旄头象征北方的侵扰,赣水和秦中则是地理方位的指代。诗句暗示了边疆的战事和国家的动荡不安,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担忧。

最后,“只今五岭无消息,望断长干数落鸿。”五岭是南方山脉,长干则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情感寄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数落鸿”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离散之苦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探索。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呓八首(其八)

长松千尺野烟迷,别馆萧条日已西。

廿载功名归梦蝶,五更风雨听潮鸡。

曲池凉浸桐花影,复道尘封御墨题。

燕子重来王谢改,庭前芳草马空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乙酉除夕二首(其一)

穷年于役笑狂夫,掩却閒窗一事无。

对佛不殊栖影鸽,怀人欲折渡江芦。

浮山梦里梅难寄,鼙鼓声中日易徂。

今夕剧怜灯火冷,夜深空照几僧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乙酉除夕二首(其二)

小雨空濛罩远天,愁心只在水云边。

半生事业鬓间雪,万里音书岭上烟。

爆竹不烦惊旅梦,残花留得伴枯禅。

鱼声梵呗浑成泪,破衲蒙头又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丙戌岁除卮亭同衣白双白方鲁诸子

到处看山岁已徂,梅花点点怨江湖。

南阳事业归何地,东鲁旌旗仰大儒。

拜月尽瞻新面目,窥池不改旧头颅。

世间亦有閒于我,共向方亭伴结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