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怀》由清代诗人孙春煦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静掩残书夕照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夕阳余晖洒在翻阅过的书籍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诗人以“静”字开头,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事物的淡然态度。
“懒将名姓记凌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的纪念性建筑,此处借指功名显赫之地。诗人说“懒将名姓记”,意味着他不热衷于追求世俗的荣誉和地位,更愿意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梧桐叶底扪圭月,席豹山头踞石天”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诗人自己比作梧桐树下的月亮和山头的石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立、超脱的个性。月亮在梧桐叶下显得更加明亮,石头在山头则显得更加稳固,这两处意象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明亮又坚定。
“冀北抚膺孙伯乐,江南落魄李龟年”引用了两个典故,孙伯乐是春秋时期善于识别人才的伯乐,李龟年则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诗人在这里自比孙伯乐,表示自己虽未得遇明主,但依然保持着发现人才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如同李龟年般,虽然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感慨。
“秋郊万事商飙起,耿耿银河拽一弦”最后两句,描绘了秋天郊野中万物凋零的景象,商飙(秋风)起,银河(星空)中的一弦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这里既有对自然季节变换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以及宇宙真理的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