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创作的,名为《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白居易以其平实自然、语言通俗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回忆过去与友人的情谊,以及对比竹子的品格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开篇便设定了时间背景和主题,是在十年前与朋友的初次相遇。这两句简单直接地揭示了诗歌的主旨。

接着,“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这里借用了竹子的形象,竹子以其坚韧、挺拔而著称,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格。诗人通过这番比较,不仅赞扬了朋友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这两句则描绘了内心的坚定与对外界杂事的超然态度。诗人强调了内心的统一和坚持,以及面对纷繁复杂世事时的从容不迫。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这里“秋竹心”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情操,“风霜侵不得”则意味着任何困难都无法摧毁这种坚持,这是对友人及诗人的共同信念的肯定。

以下几句“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通过对其他植物如梧桐、杨柳的批评,进一步突出了竹子的独特之处,从而强化了诗人对朋友品质的赞美。

接下来的“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则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为了纪念这份友谊而亲手栽培竹子的愿望。

最后,“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则是对现实中朋友相隔远方的感慨,以及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深情的方式。这“心恻恻”三字,更是将诗人复杂而真挚的情感展现无遗。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白居易特有的语言风格,也透露出古代文人对于友谊、品德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

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一闻白雪唱,暑退清风生。

碧树未摇落,寒蝉始悲鸣。

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

疏受老慵出,刘桢疾未平。

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宫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酬令狐留守尚书见赠十韵

长庆清风在,夔龙燮理馀。

太和膏雨降,周邵保釐初。

嵩少当宫署,伊瀍入禁渠。

晓关开玉兔,夕钥纳银鱼。

旧眷怜移疾,新吟念索居。

离声双白鹂,行色一篮舆。

罢免无馀俸,休闲有敝庐。

慵于嵇叔夜,渴似马相如。

酒每蒙酤我,诗尝许起予。

洛中归计定,一半为尚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酬吴七见寄

曲江有病客,寻常多掩关。

又闻马死来,不出身更闲。

闻有送书者,自起出门看。

素缄署丹字,中有琼瑶篇。

口吟耳自听,当暑忽翛然。

似漱寒玉冰,如闻商风弦。

首章叹时节,末句思笑言。

懒慢不相访,隔街如隔山。

尝闻陶潜语,心远地自偏。

君住安邑里,左右车徒喧。

竹药闭深院,琴尊开小轩。

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

君本上清人,名在石堂间。

不知有何过,谪作人间仙。

常恐岁月满,飘然归紫烟。

莫忘蜉蝣内,进士有同年。

形式: 古风

酬张十八访宿见赠

昔我为近臣,君常稀到门。

今我官职冷,君君来往频。

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

平生虽寡合,合即无缁磷。

况君秉高义,富贵视如云。

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见君。

问其所与游,独言韩舍人。

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伦。

胡为谬相爱,岁晚逾勤勤。

落然颓檐下,一话夜达晨。

床单食味薄,亦不嫌我贫。

日高上马去,相顾犹逡巡。

长安久无雨,日赤风昏昏。

怜君将病眼,为我犯埃尘。

远从延康里,来访曲江滨。

所重君子道,不独愧相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