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云二士图

晴霭翠纷纷,春桥水乍分。

山家在何处,松外万重云。

幽石暖差差,苔华绿渐滋。

不辞同晚步,溪上有新诗。

碧嶂猿声后,清宵鹤思前。

孤亭群树底,堪与坐谈玄。

满地写松阴,元芝拟共寻。

樵踪浑不见,知得此山深。

相识更相逢,前山此路通。

桃烟连幕翠,只在白云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隐士在松云间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和超脱的氛围。首联“晴霭翠纷纷,春桥水乍分”以晴朗的天色和春日的桥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景象。接着,“山家在何处,松外万重云”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方,仿佛山间有一处隐居之所,被层层云雾所环绕,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颔联“幽石暖差差,苔华绿渐滋”细致描绘了山间的景致,石头在阳光下显得温暖而生机勃勃,青苔上的花朵也渐渐生长,展现出大自然的活力。颈联“不辞同晚步,溪上有新诗”表达了诗人与隐士一同漫步于溪边,灵感涌现,创作新诗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尾联“碧嶂猿声后,清宵鹤思前。孤亭群树底,堪与坐谈玄”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与超然的意境。猿声在碧绿的山峰之后回荡,夜晚的鹤鸣在清静的空气中飘散,孤亭掩映在群树之下,似乎成为探讨宇宙奥秘的理想之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之美,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18)

王行(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 字:止仲
  • 号:淡如居士
  • 籍贯:元明间苏州府吴县
  • 生卒年:1331—1395

相关古诗词

赠栉生沈志道

安眠海运朝黄宫,发如日出蒙霜松。

含风老梳起为栉,习习万窍聪明通。

市门有客亦何者,山花满髻双颧红。

肩囊朝出暮复返,弹镊远送孤飞鸿。

嗟兹两事谁所记,豫章太史眉山翁。

自非此艺有妙适,孰肯置尔诗囊中。

况今子复异於众,雅有古意蟠心胸。

清阴绿树画檐静,湘帘拂拂生微风。

青云撒地丝万缕,绾束不厌冠巾重。

予年渐衰叹种种,时亦藉子修仪容。

子今远行事游历,湖海剩有神仙踪。

烟霞尘土偶相遇,会须更达纯阳聪。

形式: 古风

寄蔡渔村(其一)

两年江馆得相亲,俄复荷衣染市尘。

几度相思更相羡,清风明月属閒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寄蔡渔村(其二)

忆同江渚问梅花,把酒吟诗兴总佳。

此日尘埃城郭里,每看云鸟落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题赤壁赋意图

羽扇风前故迹,洞箫声里高秋。

怅望美人何处,江山应识重游。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