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古风诗二首(其二)

红炉一勺水,涌沸如雷声。

德君戒终南,为君歌采苓。

水尽焰仍烈,崎岖阅修龄。

由来外一重,畴非君死生。

风物托兹世,异种聊并蒂。

荣谢等春秋,何劳骛多计。

眷眷后世雄,惟君有以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

首先,“红炉一勺水,涌沸如雷声”以红炉中的沸腾水喻人生,水虽小却能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如同雷声般震撼,象征着即使在微小的环境中也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力。

“德君戒终南,为君歌采苓”则表达了对品德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态度。戒守道德,如同在终南山中修行,而歌颂《采苓》这样的诗歌,则是赞美生活中的美好与和谐。

“水尽焰仍烈,崎岖阅修龄”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坚韧与持久。即使水源干涸,火焰依然炽热,历经岁月的磨砺,生命依旧充满活力。这里强调的是,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火焰(即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永远不会熄灭。

“由来外一重,畴非君死生”则探讨了生死之间的关系。生命与死亡看似对立,实则紧密相连,如同生命之树的生长与凋零。这句话提醒人们,生死之间并无绝对界限,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风物托兹世,异种聊并蒂”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并蒂莲,表达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存。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寓意着社会中各种不同个体或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与融合。

“荣谢等春秋,何劳骛多计”则以四季更替比喻人生的起伏,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生命中的荣华与衰败如同四季轮回,无需过多计较,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最后,“眷眷后世雄,惟君有以似”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高尚品质的传承。希望后世的英雄能够像诗中的主人公一样,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坚韧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的意义、道德的价值、自然的和谐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熟虑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其一)

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

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

联翩得秀句,古殿逢灯光。

耳冷彻孤韵,神幽拂清香。

买舟行有期,此兴安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其二)

三子骨已朽,来者非一人。

箫声起孤凤,抑按皆清新。

松阴贮老月,藓晕涵苍磷。

崎岖固有属,千载无纤尘。

物物吾已矣,今昔是可均。

何当事一廛,顾水终为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其三)

膏肓有前人,老意系丛樾。

差池纷鬓霜,味蜡火已绝。

一啜风漱液,幽思起复灭。

讵惭数及七,缅予在明月。

疏更蹇修途,景耿重激发。

泠然傥可御,千古同一辙。

形式: 古风

再登斗野亭路旧韵寄太虚

北舟揽黄氏,楚楚不自平。

故步聊低回,新月微风清。

蛙声语莫下,泡涌浮修甍。

何在超世游,翳路情难倾。

西堂梦不到,春草还复生。

长年浸枯蘖,有时怀层城。

适从吴儿炊,又作淮人烹。

皇皇遍诸侯,吾人愧安行。

独抱照乘姿,花枝似相明。

拂衣归待旦,南州逢顾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