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筦榷上巴河蕲黄乱离仅以身免

话到蕲黄只永叹,不知心作食梅酸。

断头自是无降将,啮指终能愧贺兰。

变弗知权生亦愧,动才适义死何难。

多君逆旅观浮俗,尸素墦间一等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林君筦榷上巴河蕲黄乱离仅以身免》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乱世中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反思。

首联“话到蕲黄只永叹,不知心作食梅酸”,开篇即以“蕲黄”这一地名引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诗人面对蕲黄的动荡局面,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叹,仿佛连内心的痛苦都如同食梅般酸涩。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深切忧虑和内心的苦楚。

颔联“断头自是无降将,啮指终能愧贺兰”,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思考。在乱世中,断头者自是无降服之说,而那些在困境中仍能坚守节操的人,其精神之高贵甚至能令历史上的英雄贺兰感到羞愧。这不仅是对乱世中坚守正义之人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颈联“变弗知权生亦愧,动才适义死何难”,则深入探讨了人在乱世中的选择与道德抉择。面对变化莫测的局势,不知如何权衡取舍,这样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愧疚;而行动时能够恰当地遵循道义,即使面临死亡也无怨无悔,这样的勇气与决绝令人敬佩。

尾联“多君逆旅观浮俗,尸素墦间一等看”,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世态炎凉,指出在乱世中,许多人的行为不过是随波逐流,缺乏真正的道德坚守。这里的“尸素墦间”借用了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在乱世中无所作为、只求自保的人们,与真正坚守道义、勇于担当的个体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乱世中个体命运的深刻描绘,以及对道德、勇气与责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社会与历史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任大卿出知汉州

就列行初志,专城亦此心。

玉蟾卿月满,金雁景星临。

知旧玄裳鹤,从游绿绮琴。

歌风琴在御,梦草鹤同吟。

梁甫谁同调,高山自赏音。

往来三硖险,森布万灵钦。

信是娄师德,惭非释道林。

华风一披拂,小草竟萧森。

不赋空怀土,无枝勇惜阴。

房湖开绿幕,祇树砌黄金。

驷马虽难驻,双旌倘可寻。

逍遥堂旧话,领话望公深。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种桑

无衣可柰何,桑树百馀窠。

拙计不及此,瘠田谁种它。

绿荷供楚制,白苧入吴歌。

金谷虽佳丽,知谁所得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摘茶

苦莫苦于荼,回甘荠不如。

瘠丛嗔重敛,睡眼喜丰储。

未雨试芳洁,残春空绪馀。

丁宁加惠养,竭泽恐无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赠御前梁宫干

梁楷惜墨如惜金,醉来亦复成漓淋。

天籁自响或自瘖,族史阁笔空沉吟。

前日去寻子赵子,道院水亭秋色里。

幻成赵子骑蹇驴,潇洒不减骑鲸鱼。

又写深衣跨牛客,云生谷口耕阡陌。

按图绝叫喜欲飞,棹笔授我使我题。

我方拄眼孤山西,岑楼残碧澹扫眉。

见成一段诗中画,宜雨宜晴四时挂。

输与滕王蛱蝶图,坐收少室山人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