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十二)

歙州民与睦州民,比似吴儿大较贫。

为问山中有何好,山中剩有读书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歙州的百姓和睦州的百姓,相比之下,显得更加贫困,就像吴地的人一样。
我想问问山里有什么好,原来山里剩下的只有读书人。

注释

歙州民:指歙州地区的居民。
睦州民:指睦州地区的居民。
吴儿:泛指吴地的人。
大较贫:非常贫困,程度较高。
山中:指山区。
读书人:指在山中读书学习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山中读书人的赞美之情的诗句。"歙州民与睦州民,比似吴儿大较贫",通过将歙州和睦州的人比作相对于富裕的吴地人更为贫穷,描绘了当时边远地区的经济困难。然而,在这种艰苦环境中,诗人发现了一丝希望和美好,即"山中剩有读书人"。这表明在物质匮乏的地方,精神文化的追求依然存在,而且是那里的居民所保持的珍贵之物。

诗人的这一观察和赞赏,不仅反映了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贫困、追求精神富足的人生态度。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主题屡见不鲜,它强调了教育和学习在提升民众素质、抵御生活艰辛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这几句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突出了山中读书人的独特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十一)

蕨拳欲动茗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十)

青溪元是歙东乡,吾祖于时肯宝黄。

避地江南结庐处,同时邻舍有严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九)

花间预想到家时,笋蕨堆盘荐酒卮。

点检儿童参小学,招呼朋友说新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八)

野桃篱落鹊双鸣,春晓微寒放嫩晴。

汛扫松楸家已近,犹馀七日是清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