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任士林的《八月十五夜对月》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对月的感慨与思绪。诗中以“客路惜年年”开篇,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中秋月自圆”,点明时令,以满月象征团圆,而诗人却不能与家人共享此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正怜儿女侧,不共弟兄前”两句,诗人将情感聚焦于亲情的缺失,虽然身边有儿女相伴,但无法与兄弟一同赏月,这种对比更显孤独。接下来,“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顷田”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岁月老去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妥协。
最后,“兹游谅何事,清影未能眠”两句,诗人面对清冷的月影,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质朴,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