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秋凉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

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

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昨夜下了一场秋雨,秋意突然变得清新起来。
团扇已经不再使用,薄薄的生衣也没穿上身。
砧声更增添思念之情,难以与凉席亲近如昔。
这种情景谁更能体会,恐怕只有贫穷、清闲、衰老的人。

注释

夜来:指夜晚来临。
秋雨:秋天的雨。
飒然:形容风声或事物迅速变化的样子,这里指秋意变浓。
团扇:古代圆形的扇子。
辞手:离开手,不再使用。
生衣:薄而未加装饰的新衣。
著身:穿上身。
砧:捣衣石,古代用来敲打衣物以去污。
引思:引发思绪,引出思念之情。
簟:竹席,凉席。
偏觉:更深刻地感觉到。
贫闲:贫穷且无事可做。
老瘦人:年老体瘦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雨过后的清晨,带来了更加明显的秋意。诗人通过对团扇与生衣的描述,展现出秋季气候转凉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寒冷的敏感和不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情怀,即只有那些贫穷、闲散、年迈体瘦的人才会特别感受到这种秋凉带来的凄清之感。

诗中用“团扇先辞手”来形象地描绘出夏日的消逝和秋风的到来,通过“生衣不著身”则传达了初秋的微凉。而“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一句,则是诗人对寒冷天气中无法得到温暖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依的感觉。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把读者带入一个秋意盎然的环境之中,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雨夜赠元十八

卑湿沙头宅,连阴雨夜天。

共听檐溜滴,心事两悠然。

把酒循环饮,移床曲尺眠。

莫言非故旧,相识已三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临池闲卧

小竹围庭匝,平池与砌连。

闲多临水坐,老爱向阳眠。

营役抛身外,幽奇送枕前。

谁家卧床脚,解系钓鱼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勉闲游

天时人事常多故,一岁春能几处游。

不是尘埃便风雨,若非疾病即悲忧。

贫穷心苦多无兴,富贵身忙不自由。

唯有分司官恰好,闲游虽老未能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园试小乐

小园斑駮花初发,新乐铮摐教欲成。

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

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

不饮一杯听一曲,将何安慰老心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