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用喜雪韵四首(其二)

富贵家家遣五虚,不须乞米效颜书。

垢除与物重更始,朴散于今暂复初。

狡兔迷藏罝谩设,游鱼潜伏网应疏。

此恩个个当沾被,莫逐林閒窃芋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富贵人家纷纷派出使者,无需像颜回那样乞讨米粮。
洗净污垢,如同万物重新开始,朴素的风气如今暂时回归原点。
狡猾的兔子隐藏起来,设置的陷阱徒劳无功;游鱼深藏,渔网应该稀疏无力。
这份恩惠每个人都应当得到,不要像林中的猴子偷窃芋头一样贪婪。

注释

富贵家家:指有钱有势的家庭。
遣五虚:派出使者。
颜书:颜回,孔子弟子,以贫穷而自守清贫。
垢除:洗净污垢。
朴散:朴素风气的消退。
狡兔:狡猾的兔子。
罝:捕兔的陷阱。
游鱼:游动的鱼。
潜伏:隐藏。
恩个个:每一份恩惠。
沾被:受到恩惠。
窃芋狙:比喻贪婪的行为,像猴子偷吃芋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洁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物欲的超然。开篇“富贵家家遣五虚,不须乞米效颜书”表明作者对于追求功名利禄的态度,认为不必如古代贤人颜回那样清贫自守,但也不应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接下来,“垢除与物重更始,朴散于今暂复初”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复归自然本真状态的向往。在这里,“垢除”指去除污垢,“与物重更始”意味着与世间万物重新开始,而“朴散于今暂复初”则是说在当下,作者希望能够回归到最初的纯净无为状态。

第三句“狡兔迷藏罝谩设,游鱼潜伏网应疏”通过狡兔和游鱼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里,“狡兔”指机警的小兔子,“迷藏”是躲避捕捉的样子;“游鱼潜伏网应疏”则描绘了鱼儿在网中游动,希望能够不被网罗所困。

最后一句“此恩个个当沾被,莫逐林閒窃芋狙”表达了一种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态。这里,“此恩”指诗中的这份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个个当沾被”意味着希望每个人都能受益于这种境界;“莫逐林閒窃芋狙”则告诫人们不要去追求那些微不足道、不切实际的东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行为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越世俗纷争、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理想,以及希望这种境界能够惠及每个人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其一)

不数玄真与木难,也休剪綵缀林端。

五车自有神朝阙,万宝非因贾送官。

老大已残洄曲梦,推敲且作灞陵看。

忍寒袖手青灯畔,解字闲书胖与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四用出郊韵三首(其三)

一望平湖万顷连,恍如身在鹫峰前。

筑涂成宅能移地,叠石为山欲夺天。

绿萼枝方停晓凤,白杨树已咽寒蝉。

达人大观缘如此,万事都来付且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四用出郊韵三首(其二)

四望青山宿雾收,白鸥浩荡意悠悠。

红旗不用穿三市,画舸何妨访十洲。

台榭装成多样景,水云占却几分秋。

洛阳耆旧名园记,般入明州志可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四用出郊韵三首(其一)

惭愧曾尸一品官,如今已作倒盆看。

但干驰逐心都歇,只有登临兴未残。

欲扫云烟忧笔秃,拟浇尘土怕壶乾。

傍人莫把衰翁笑,追趁跻攀尚不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