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答陶生羽渐寄诗》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形象和心境。首句“青袍白发归田后”,以色彩鲜明的意象展现诗人换去官场服饰,回归朴素生活的场景,暗示了他对仕途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次句“依旧山林隐者风”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保持的隐士风范,即使在退隐之后,依然保持着那份超然物外的品格。
接下来两句“骐骥总宜肥苜蓿,凤凰终亦老梧桐”,运用比喻,骏马适合在田野的苜蓿中悠然自得,凤凰终将老去,栖息在梧桐树上,寓意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希望如骏马和凤凰一般,在自然中找到宁静与归宿。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执着追求。
“要知维翰过裴皞,未许康成别马融”借用典故,维翰是汉代名臣,裴皞是唐代学者,马融是东汉儒学大师,这句诗暗示自己虽然不如前贤,但也有志于学问,不愿轻易离开学术的追求。
最后两句“十幅蒲帆挂烟雨,江流元不限西东”,以江水自由流淌的景象作结,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开阔,不受世俗约束,如同江水东流,无论东西,皆能自在无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淡泊心态和对知识学问的坚守,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