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中秋月次姚孝宁韵

冰轮驾海,破寒烟、万点苍山凝绿。

清逼嫦娥秋殿静,桂树香飘金粟。

万顷琉璃,一天素练,光彻飞琼屋。

楚云无迹,萧萧梦断银竹。

都胜三五寻常夜,高河新泻下,雪波霜瀑。

臂冷香销成独坐,顾影□愁千斛。

燕子楼空,凤箫人远,幽恨悲黄鹄。

夜阑漏尽,梅花声动湘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冰轮(月亮)驾驭大海,穿透寒冷的烟雾,无数青山凝结着翠绿。
清冷的月光逼迫嫦娥在寂静的秋殿,桂花的香气弥漫如金粟。
广阔的水面如同琉璃,洁白的天幕,月光透亮,照亮了琼楼玉宇。
楚地的云雾无痕,梦醒时分,银竹声中只剩凄凉。
这胜过平常十五的月夜,银河倾泻而下,如雪波霜瀑般壮观。
手臂已冷,香气消散,只剩下独自坐着,看着身影,愁绪如千斛。
燕子楼空荡荡,笙箫声中人已远去,深藏的哀怨如黄鹄悲鸣。
夜深漏声已尽,梅花的轻响触动了湘妃玉般的琴弦。

注释

冰轮:指月亮。
寒烟:寒冷的雾气。
万点:形容众多。
楚云:指南方的云彩。
漏尽: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水滴完,表示夜深。
湘玉:比喻优美的琴声。

鉴赏

这首元代张玉娘的《念奴娇·中秋月次姚孝宁韵》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开篇“冰轮驾海”形象地写出明月如轮,照耀在广阔的海面上,寒烟笼罩下的群山被月光映衬得一片翠绿。接着,“清逼嫦娥秋殿静,桂树香飘金粟”营造出月宫清冷而香气四溢的氛围,仿佛能闻到桂花的芬芳。

“万顷琉璃,一天素练,光彻飞琼屋”运用比喻,将月光比作万顷琉璃和天上的素练,照亮了琼楼玉宇,给人以晶莹剔透之感。接下来,“楚云无迹,萧萧梦断银竹”则通过描写云彩的消散和银竹的摇曳,传达出梦境的破碎和孤寂。

进入下片,词人感叹这样的中秋月色超越了寻常夜晚,月亮如新泻的银河,洒下雪波霜瀑般的光芒。月夜的寂静中,词人独自凭栏,感到无比的凄凉,形容愁绪深重。“燕子楼空,凤箫人远”借典故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人事已非的感慨。最后,“夜阑漏尽,梅花声动湘玉”以深夜漏声和梅花的幽香收束全词,余音袅袅,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中秋月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32)

张玉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 字:若琼
  •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 生卒年:1250 ~1277

相关古诗词

法曲献仙音.夏夜

天卷残云,漏传高阁,数点萤流花径。

立尽屏山无语,新竹高槐,乱筛清影。

看画扇,罗衫上,光凝月华冷。夜初永。

问萧娘、近来憔悴,思往事、对景顿成追省。

低转玉绳飞,淡金波、银汉犹耿。

簟展湘纹,向珊瑚、不觉清倦。

任钗横鬓乱,慵自起来偷整。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南乡子.清昼

疏雨动轻寒。金鸭无心爇麝兰。

深院深深人不到,凭阑。尽日花枝独自看。

销睡报双鬟。茗鼎香分小凤团。

雪浪不须除酒病,珊珊。愁绕春丛泪未干。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浣溪沙.秋夜

玉影无尘雁影来。绕庭荒砌乱蛩哀。

凉窥珠箔梦初回。

压枕离愁飞不去,西风疑负菊花开。

起看清秋月满台。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烛影摇红.又用张材甫韵

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

夜从灯下剪春幡,笑罢椒盘宴。云母屏开帘卷。

放嫦娥、广寒宫苑。星移银汉。月满花衢,绕城弦管。

□□□□,谯楼一任更筹换。

锦霞银树玉桥联,谁道蓬山远。可是紫箫声断。

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