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帝庙

四顾莽何际,威灵俨若临。

山川尚醇朴,天地自高深。

凤鸟千年叹,箫韶三月音。

玄功久无复,徒抱致君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虞帝庙》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描绘虞帝庙周围环境的壮丽与肃穆,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首联“四顾莽何际,威灵俨若临”,以广阔的视野和庄严的氛围开篇,仿佛引领读者步入庙宇,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神圣力量。这里的“莽何际”形容庙宇四周的广阔与无垠,而“威灵俨若临”则描绘出庙宇中虞帝神灵的威严与庄重,仿佛随时准备接受信徒的瞻仰与膜拜。

颔联“山川尚醇朴,天地自高深”,进一步深化了庙宇所在环境的自然之美与深远之感。山川的“醇朴”不仅指自然景观的原始与纯净,也暗含着对虞帝时代社会风气的赞美。天地的“高深”则象征着宇宙的广大与神秘,同时也寓意着虞帝治国理念的深远与高远。

颈联“凤鸟千年叹,箫韶三月音”,通过历史的典故,将虞帝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凤鸟的出现象征着吉祥与祥瑞,千年一叹,表达了对虞帝德政的怀念与敬仰。箫韶之音,作为古代音乐的代表,三月不绝,寓意着虞帝音乐教化之功的深远影响。

尾联“玄功久无复,徒抱致君心”,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与反思。在经历了时间的流逝后,虞帝的玄妙功德似乎已不再显于世,但诗人依然怀揣着实现君主理想的热忱之心,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不懈追求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虞帝庙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与文化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登保府市阁

十载鸡泉隐,今朝市阁晴。

民谣混诸国,里号带军营。

瀛海依依见,尧山隐隐横。

怀今与思古,独立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寒夜

肝胆了无寐,襟怀谁与同。

更长头可白,烛暗火逾红。

砚滴冰生瘿,星流气吐虹。

林鸦先我起,鸣噪竟何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成从事

易水河梁梦,回头已十春。

相逢惊我老,送别向君频。

求赠攀前例,将诗认故人。

故山松菊在,归去未全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张之杰

义许同生死,夺君何遽然。

无人共清夜,有泪葬黄泉。

苦疾求予祷,遗孤托我怜。

伤心墓头字,旌孝看他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