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虞帝庙》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描绘虞帝庙周围环境的壮丽与肃穆,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首联“四顾莽何际,威灵俨若临”,以广阔的视野和庄严的氛围开篇,仿佛引领读者步入庙宇,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神圣力量。这里的“莽何际”形容庙宇四周的广阔与无垠,而“威灵俨若临”则描绘出庙宇中虞帝神灵的威严与庄重,仿佛随时准备接受信徒的瞻仰与膜拜。
颔联“山川尚醇朴,天地自高深”,进一步深化了庙宇所在环境的自然之美与深远之感。山川的“醇朴”不仅指自然景观的原始与纯净,也暗含着对虞帝时代社会风气的赞美。天地的“高深”则象征着宇宙的广大与神秘,同时也寓意着虞帝治国理念的深远与高远。
颈联“凤鸟千年叹,箫韶三月音”,通过历史的典故,将虞帝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凤鸟的出现象征着吉祥与祥瑞,千年一叹,表达了对虞帝德政的怀念与敬仰。箫韶之音,作为古代音乐的代表,三月不绝,寓意着虞帝音乐教化之功的深远影响。
尾联“玄功久无复,徒抱致君心”,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与反思。在经历了时间的流逝后,虞帝的玄妙功德似乎已不再显于世,但诗人依然怀揣着实现君主理想的热忱之心,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不懈追求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虞帝庙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与文化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