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肝胆了无寐,襟怀谁与同。

更长头可白,烛暗火逾红。

砚滴冰生瘿,星流气吐虹。

林鸦先我起,鸣噪竟何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寒夜》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坐,思绪万千的画面。

首句“肝胆了无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仿佛连肝脏和胆囊都难以入眠,生动地展现了深夜难眠的意境。接下来,“襟怀谁与同”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感慨,将读者带入一个深邃而寂寞的情感世界。

“更长头可白,烛暗火逾红。”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暗示了夜晚的漫长与诗人思绪的流转。随着夜色渐深,烛光逐渐黯淡,但火焰反而更加鲜艳夺目,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火焰在孤独中燃烧得更加炽烈。

“砚滴冰生瘿,星流气吐虹。”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砚滴中的水结成了冰,仿佛是诗人心中的凝重与寒冷;而“星流气吐虹”则以星辰的流动和彩虹的出现,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变化,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林鸦先我起,鸣噪竟何功。”诗人观察到林中的乌鸦在自己之前醒来,发出嘈杂的叫声,却不知有何意义。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也隐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即使努力挣扎,最终又能得到什么?

整首诗通过对寒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送成从事

易水河梁梦,回头已十春。

相逢惊我老,送别向君频。

求赠攀前例,将诗认故人。

故山松菊在,归去未全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张之杰

义许同生死,夺君何遽然。

无人共清夜,有泪葬黄泉。

苦疾求予祷,遗孤托我怜。

伤心墓头字,旌孝看他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独立

恒岳精英大,直冲昴毕星。

初疑元气白,横界太虚青。

欲与河汉共,不随霜露零。

相看一杯酒,连夜立中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渡白沟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彫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