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西岩三涧

云壑泉泓,小者如杯,大者如罂。

更石筵平莹,宽容数客,淙流回激,环绕飞觥。

三涧交流,两崖悬瀑,捣雪飞霜落翠屏。

经行处,有丹荑碧草,古木苍藤。徘徊却倚山楹。

笑山水娱人若有情。

见傍回侧转,峰峦叠叠,欲穷还有,岩谷层层。

仰视云间,茅茨鸡犬,疑是仙家来避秦。

青林表,望烟霞缥缈,隐隐鸾笙。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山谷间的泉水,小的像杯子,大的像罐子。
平坦的石台光滑如镜,能容纳多人,流水回旋激荡,围绕着酒杯飞舞。
三条溪涧汇流,两边悬崖挂着瀑布,仿佛捣碎的雪和霜落在绿色的屏障上。
走过的地方,有红色的嫩芽、碧绿的草丛,古老的树木和苍翠的藤蔓。我常常停下倚靠在山边的栏杆。
笑谈山水间的乐趣,似乎它们也有情感。
看到山峦环绕,层叠不断,想要看尽还有更多,岩谷深邃重重。
抬头仰望云端,看见茅屋鸡犬,怀疑是仙人避世秦朝的地方。
青葱的树林之上,云雾缭绕,隐约听到鸾笙的乐声。

注释

壑:山谷。
泉泓:泉水汇聚的大池。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鸾笙:古代的笙箫类乐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色,通过对泉水、石筵、古木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云壑泉泓”一句,便设定了全诗的意境,泉水大小不一,如杯如罂,生动地展示了山谷中的生机。

“更石筵平莹,宽容数客”,则是对山中岩石的描述,这些岩石宛如筵席,不仅平坦而且洁净,可以容纳多位来往的行人。这里既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清静处所的向往和欣赏。

“淙流回激,环绕飞觥”一句,更是对泉水声音的细致刻画,水声如音乐般回旋,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的“三涧交流,两崖悬瀑,捣雪飞霜落翠屏”,则是山谷中更为壮观的景象,三条小溪交织流动,两岸悬挂着瀑布,仿佛是大自然最精彩的绘画。

“经行处,有丹荑碧草,古木苍藤”一句,诗人在山谷中漫步,发现了生长着丹红色的荑草和碧绿的野草,以及那些古老而又茂密的树木与藤蔓。这些生动的自然元素,不仅丰富了诗中的景色,也增添了一份生命力。

“徘徊却倚山楹”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徘徊流连、不忍离去的情怀。诗人似乎已经融入了这片山水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而紧接着的“笑山水娱人若有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喜爱和赞叹,以及他感觉到山水间仿佛有着生命般的情感。

下文中的“见傍回侧转,峰峦叠叠,欲穷还有,岩谷层层”一句,更是对山谷纵深复杂景象的描绘。诗人在山中行走,每一次转弯都会发现新的风光,而那些连绵不绝的山峰和层层叠叠的岩谷,都让人生出探索和向往。

最后,“仰视云间,茅茨鸡犬,疑是仙家来避秦。青林表,望烟霞缥缈,隐隐鸾笙”,诗人抬头仰望,只见云端有茅屋、鸡犬相随的景象,这样的画面让他怀疑是否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而“青林表”之后的句子,则是对远方烟霞和天际之间鸾轩的描绘,整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对山谷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怀。

收录诗词(75)

刘子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庆叶镇五月初八

长寿真人,玉佩琼裾,霞衣月裳。

趁桃迎初度,千年方熟,蒲经端午,三日留春。

兰杜绥旌,芙蓉搴盖,飞下清源云水乡。

摛烟雾,引天机组织,官样文章。丁年璧水横翔。

馀剩馥残膏沾四方。

仰平生声望,九霄星斗,方来事业,万里风樯。

经世规模,出尘丰骨,须合盛之白玉堂。

轩腾去,看雍容槐棘,福艾耆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花发沁园春.呈史沧洲

换谱伊凉,选歌燕赵,一番乐事重起。

花新笑靥,柳软纤腰,济楚众芳围里。年年佳会。

长是傍、清明天气。

正魏紫衣染天香,蜀妆红破春睡。一簇猩罗凤翠。

遍东园西城,点检芳事。

铃斋吏散,昼馆人稀,几阕管弦清脆。人生适意。

流转共、风光游戏。

到遇景,取次成欢,怎教良夜休醉。

形式: 词牌: 花发沁园春

昼锦堂

思纵步,时自驻篮舆,策杖荒郊。

为有柔荑可坐,野菜时挑。

思忆家山行乐处,片心时逐野云飘。

歌长铗、遥寄故人,归路赋隐辞招。

形式: 词牌: 昼锦堂

洞仙歌.寄刘令君潜夫

风餍雨足,也解为花地。收拾浮云放新霁。

爱调亭小翠,点滴猩红,新妆了,妃子朝来睡起。

遥知春有主,整顿欢娱,兴在新亭锦围底。

便选歌燕赵,授简邹枚,须记作他日,城山盛事。

笑东君不用管杨花,任飞去天涯,在东风里。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