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暮

不知所宿处,暮色正氤氲。

路远随行贾,村稀傍戍军。

江清波浸月,山赤火烧云。

同客如鸿雁,天边自作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舟行于水上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联“不知所宿处,暮色正氤氲。”以疑问开篇,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暮色笼罩,诗人不知今夜将栖身何处,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迷茫感。

颔联“路远随行贾,村稀傍戍军。”描述了舟行途中所见的景象。远处是奔波的商贾,近处是稀疏的村庄,旁边则是守卫边疆的军队。这一联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颈联“江清波浸月,山赤火烧云。”转而描写江面与山峦的美丽景色。清澈的江水倒映着明月,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峰在夕阳的照射下,如同燃烧的云彩,色彩斑斓。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之美。

尾联“同客如鸿雁,天边自作群。”以鸿雁比喻旅途中的人们,虽然各自为伴,但都像天空中的鸿雁一样,各自寻找着归宿,形成了自己的群体。这既表达了对旅途孤独的感慨,也蕴含了对团结与归属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傍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人文情感的深沉,既有对旅途艰辛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5)

沈受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母

贫是儒家事,难安为老亲。

遥怜负米客,长作倚闾人。

夜绩孤灯暗,朝梳白发新。

生男亦何益,只是累艰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渡海

一观沧海失江河,捩柁扬帆发浩歌。

地到尽时天不断,人能来处鸟难过。

风如黑雾奔腾急,浪比银山簸荡多。

却叹田横心力苦,此中曾复弄兵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许九日闽归

万里归家白发新,秋风重得饱鲈莼。

脱身戎马怜今日,回首关山哭故人。

跌宕七言才更健,萧条八口业长贫。

一杯同把松窗酒,坐看天边战伐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衢州书事

尚书昔日驻旌旄,烽火危疆保障劳。

已见降王归斧钺,徒闻战鬼逐弓刀。

山围四野寒云没,水拍孤城夜雨高。

回首可怜离乱处,至今阊井半蓬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