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荔枝湾

东去珠江水复西,江波无改水西堤。

画船士女亲操楫,晚粥鱼虾细断齑。

出树乱禽忘雨后,到篷残日与桥齐。

重来三月湾头路,蔽海遮天绿尚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向东流去的珠江水又向西回流,江面上的波浪依旧,西边的堤岸依然如故。
画舫上的男女亲手划桨,傍晚时分享用着粥里的鱼虾,细细品味着调料。
雨后的飞鸟从树梢纷飞,太阳落下的余晖与桥平齐。
如果我再次来到这三月湾,满眼望去还是那片遮天蔽海的绿色,只是更加低矮了。

注释

东去:向东流。
珠江:珠江是中国南方的大河。
复西:又向西流。
水西堤:西边的堤岸。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士女:男女。
操楫:划船。
晚粥:傍晚的粥。
鱼虾:鱼和虾。
细断齑:细细切碎的调料。
出树:飞出树梢。
乱禽:纷飞的鸟儿。
雨后:雨停之后。
到篷:直到船篷。
残日:落日余晖。
与桥齐:与桥平齐。
重来:再次回来。
三月湾:某个特定的地点。
路:道路。
蔽海遮天:遮天蔽日。
绿尚低:绿色显得更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节游历荔枝湾的所见所感。首句"东去珠江水复西"以江水的流淌起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接下来的"江波无改水西堤",写出了江流平稳,堤岸依旧的静态美。

"画船士女亲操楫"描绘了舟上的人们亲自划船,洋溢着生活的热闹与亲切。"晚粥鱼虾细断齑"则通过晚餐时的寻常食物——鱼虾和碎米,展现了当地的生活气息和渔民的艰辛。

"出树乱禽忘雨后"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景象,鸟儿在枝头欢腾,仿佛忘记了刚刚的雨水。"到篷残日与桥齐"则捕捉到了傍晚时分,夕阳与桥相接的动人画面。

最后两句"重来三月湾头路,蔽海遮天绿尚低"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来访时,满眼绿色依然浓郁,景色如昔的感慨,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荔枝湾的风土人情和四季之美。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诗十首意典辞丽忻喜辄次韵和呈以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为韵(其九)

君少我十岁,怜我空老大。

期君到云霄,遗我馀謦欬。

忽先辞汉禄,孰从仰周赉。

顾惟神所劳,何论心乎爱。

形式: 古风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诗十首意典辞丽忻喜辄次韵和呈以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为韵(其十)

能老彼形骸,孰疲此精神。

繄其抱病客,只是苦吟身。

少出便十首,高兴感五辰。

嗟予强属和,汲思如井轮。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诗十首意典辞丽忻喜辄次韵和呈以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为韵(其七)

迷行常坎壈,守道自熙怡。

伐蛟不恃力,刺虎宁用机。

华屋非所尚,茅楹岂不宜。

未觉覆盂安,讵知累卵危。

形式: 古风

说之有庭圭真墨一为仪真贼所焚伏蒙二十二叔特以真墨见惠因喜出意表辄赋诗申谢

黄瓜忌三摘,吾臂医九折。

有如老商胡,何言问折阅。

儿藏廷圭墨,贼火出烈烈。

是时干戈起,髑髅积不血。

宁复有此物,砚北伴白发。

叔父曰赐汝,可忧百如结。

矧此微物者,戏剧论巧拙。

拜吾叔父赐,理乱闻一辙。

再拜叔父贤,世珍视不屑。

百拜叔父意,儿学安得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