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送杨梅

高林乍摘杨家果,风叶翛翛玉露寒。

染指忽惊猩血紫,饤筵争爱鹤头丹。

谁将物产修为谱,多谢山翁馈满槃。

却忆退朝门下赐,美芹思献自知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杨梅的赞美与感激之情。首句“高林乍摘杨家果”,生动地展现了采摘杨梅的场景,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林间的清新与果香。接着,“风叶翛翛玉露寒”一句,通过描写秋风吹动树叶和寒露,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杨梅在这样的季节里成熟,更加珍贵。

“染指忽惊猩血紫,饤筵争爱鹤头丹”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杨梅的颜色比作猩红的血液,形象地描绘了其鲜艳欲滴的色泽;同时,也提到了宴席上人们对杨梅的喜爱,表现了这种水果的美味与受欢迎程度。

“谁将物产修为谱,多谢山翁馈满槃”表达了对提供杨梅的山翁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种自然馈赠的珍视。最后一句“却忆退朝门下赐,美芹思献自知难”则以历史典故为引,表达了诗人虽心怀敬意,但自知难以像古代官员那样直接向君王进献美味,体现了谦逊与自省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色、香、味之美,更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自身身份的反思,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苦雨二首(其一)

南方春夏交,正是插秧候。

望望惜雨乾,事乃胡大缪。

霖霪已弥旬,雨意犹未透。

山头争出云,不断如饙馏。

滑滑深路泥,幢幢泻檐溜。

只愁地将浮,又恐天果漏。

乖气乱暄寒,重阴错昏昼。

灶硎产鲋鱼,庭树号饥鼬。

梁柱亦何为,尚可充燎槱。

嗟嗟彼苍生,其命固难救。

洪范学不传,将谁执其咎。

形式: 古风

苦雨二首(其二)

吾闻老子言,骤雨不终日。

天道信有常,如何亦难必。

方春常苦雨,入夏势转疾。

滂沱每彻晨,滴沥又连夕。

幸尔暂开明,俄然复奔轶。

田畴浩汤汤,浸与太湖一。

吁嗟生民居,化作鼋鼍窟。

旦夕不自谋,卒岁岂遑恤。

岁行况在午,月宿乃离毕。

挽日当谁能,补天恨无术。

安得万里风,吹使雨脚绝。

青天净无云,红轮皎然出。

形式: 古风

病中五适(其一)蒲墩

纤蒲织温柔,朝夕置左右。

坐以支吾颐,眠以阁吾肘。

墩今乃属予,临川尔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病中五适(其二)竹夫人

湘筠剪珑璁,横陈在君床。

虽然缺妩媚,亦可藉清凉。

病馀偶此适,非敢效专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