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社燕秋归何处乡,群雏齐老稻青黄。
犹能时暂栖庭树,渐觉稀疏度苑墙。
已任风庭下帘幕,却随烟艇过潇湘。
前春认得安巢所,应免差池拣杏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燕子的归巢图景。开头两句“社燕秋归何处乡,群雏齐老稻青黄”通过对比燕子归巢与稻谷成熟的场景,设置了一个丰收与和谐共存的画面。燕子在秋风中寻找归宿之地,而稻田里的谷物则是金黄色的,显示出大自然的丰饶。
“犹能时暂栖庭树,渐觉稀疏度苑墙”两句,则描写了燕子仍旧在庭院中的树木间栖息,但它们的数量却比往常少了许多,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感。燕子的栖息不再像过去那样密集,给人以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之感。
“已任风庭下帘幕,却随烟艇过潇湘”中,“风庭下帘幕”可能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变化,而燕子则随着轻舟穿行于潇湘一带,似乎在追寻它们的记忆与归属。
“前春认得安巢所,应免差池拣杏梁”最后两句,则回顾了燕子曾经认定的安稳栖息之地,并希望能够不受打扰,在池塘边拣取杏果的乐趣。这既表达了一种对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悟,以及对生命循环中平和与美好时光的珍视。
不详
雪朵中间蓓蕾齐,骤开尤觉绣工迟。
品高多说琼花似,曲妙谁将玉笛吹。
散舞不休零晚树,团飞无定撼风枝。
漆园如有须为梦,若在蓝田种更宜。
江心云破处,遥见去帆孤。
浪阔疑升汉,风高若泛湖。
依微过远屿,彷佛落荒芜。
莫问乘舟客,利名同一途。
蒿簪掠鬓布裁衣,水鉴虽明亦懒窥。
数亩秋禾满家食,一机官帛几梭丝。
物为贵宝天应与,花有秋香春不知。
多少年来豪族女,总教时样画蛾眉。
戢翼盘桓傍小庭,不无清夜梦烟汀。
静翘月色一团素,闲啄苔钱数点青。
终日稻粱聊自足,满前鸡鹜漫相形。
已随秋意归诗笔,更与幽栖上画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