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汤惕庵先生

大雅久云没,中原尚此人。

晨星方在望,宿草已逾春。

便自成千载,何繇赎百身。

唯馀召公树,蔽芾粤江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汤惕庵先生》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逝者汤惕庵先生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大雅久云没”,感叹高雅的品德与才华在世间久已消逝,引出对汤先生的怀念。接着“中原尚此人”一句,强调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还留存着像汤先生这样的人物,突显其非凡之处。

“晨星方在望,宿草已逾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汤先生比作晨星,虽稀少却明亮,象征其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而“宿草”则代表墓地,暗示时间的流逝,春天已过,暗示汤先生的离世。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与对精神永存的期待。

“便自成千载,何繇赎百身。”进一步抒发了对汤先生伟大人格的敬仰,认为他的精神将流传千古,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无法挽回生命逝去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唯馀召公树,蔽芾粤江滨。”以“召公树”作为象征,赞美汤先生如同古代贤臣召公一样,留下了不朽的功绩与影响。这棵树在粤江之滨茂盛生长,寓意汤先生的精神与成就将在后人心中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的赞誉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汤惕庵先生的崇高敬意与深情悼念。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初春江行有感

人日吟诗坐客船,白髭临水一茫然。

西来山坼云中峡,北上江明雪后天。

几处小帘春市酒,谁家新月夜鸣弦。

郊原颇记从军地,草草东风又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钟莘野留赠

万峰东走峡门青,岩石苍苍见列星。

游子偶来停短棹,故人高卧有闲亭。

花明栏槛朝长倚,月满溪桥夜不扃。

四十年前文酒会,白头相对记趋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寄周平山

介节清风最起予,此心虽迩迹常疏。

青春莲府衔杯罢,明月茆斋入梦初。

七国奇才多在客,六朝名士总能书。

何因报我瑶华句,一纸寒山慰索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叶许山

荔枝曾自小园分,荔子红时倍忆君。

短发细梳凉夜月,虚窗高掩后山云。

狂书往事追狐史,梦寄闲身到鹤群。

十载别来今大耋,鳄湖觞酌更须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